毁墓疑云――探秘上官婉儿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毁墓疑云――探秘上官婉儿墓.doc

毁墓疑云――探秘上官婉儿墓   唐隆元年(公元710年)六月二十日夜,肃杀的气氛笼罩着唐长安城皇城。年轻的临淄郡王李隆基联合禁军将领突然发动政变,反叛的士兵们冲入皇宫,不由分说地杀死了毒杀唐中宗的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而此时,心存一丝侥幸的上官婉儿领着宫女们执烛灯迎接李隆基。她拿出她亲笔撰写的引相王李旦(李隆基之父)辅政的制书草稿,请求李隆基的亲信刘幽求为其美言。然而,李隆基毫不心软,47岁的上官婉儿被斩于旗下――这就是《资治通鉴》所记录的“唐隆政变”的细节。   正史中有关一代才女上官婉儿的记载在她被杀的那一晚戛然而止,至于她有没有被埋葬、被埋葬在哪里、谁埋葬了她,统统都没有记载。   2013年8月底,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咸阳对一座唐代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当墓志盖上的泥土被擦去后,显现出的九个篆字――“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令所有在场人员都兴奋异常。要知道,在唐代做过昭容而又姓上官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官婉儿。可是,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人们发现这座墓葬早已遭到严重毁损。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墓葬损毁呢?盗墓?抑或另有原因?   考古勘探发现上官婉儿墓   2013年,陕西咸阳的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园区内,一条道路即将动工修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决定对这条尚未开工的道路的路基展开考古勘探。我被委派担任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的领队。   通过考古勘查,我们在一段路基中发现了一座拥有五个天井的大型古代墓葬。我们初步判断,这是一座高等级的唐代墓葬,因为根据唐代的墓葬形制,拥有五个天井的墓葬通常是经皇帝同意、由朝廷出资建造的。不过,拥有五个天井的唐代墓葬在陕西并不鲜见(我以前也发掘过不少这种规格的唐墓),所以我们并没有感到特别兴奋,对它的价值也没有做出很高的预估。   8月初,这座墓葬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这座墓葬坐北朝南,由墓道、五个天井、五个过洞、四个壁龛、甬道和墓室组成,水平全长39米,深10.2米。按照规程,我们首先对墓道和天井进行了发掘和清理。在清理墓道时,我们发现墓道东西壁面上涂刷的白灰浆极薄,这更让我们确信这座墓葬不是精心制作的产物。   打通过洞后,我们对壁龛进行了清理。四个壁龛都保存完好,龛内放置随葬的陶俑和陶动物,共170余件。陶俑不大,种类也不多,基本没有彩绘,都是当时很普通的随葬器物。   接下来,我们开始发掘甬道和墓室。随着发掘工作的进行,我们发现这座墓葬遭到了严重破坏:第四、第五天井被挖了一个大坑,坑垂直向下,在接近天井底部处水平向北深入,破坏了甬道的拱顶和墙壁,然后直通墓室。墓室的破坏更严重:墓室顶部完全垮塌,四面砖墙最高处仅余1.3米,铺地砖被揭得一块不剩;墓室里没有一件随葬器物;墓室西部放置棺床的地方被铲平,棺椁和墓主人的遗骨不见踪影。   根据天井、甬道和墓室都遭到大范围破坏的情况,我们认为这非一般盗墓所致,应该是有组织的大规模的破坏行为。我们猜测,十有八九是“官方毁墓”造成的。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过这种现象。事实上,毁墓现象在唐代是常见的,最著名的例子是武则天因徐敬业反叛而将其祖父李?的墓葬“发冢斫棺”,连墓志都被打碎。这不仅在正史上有明确记载,对李?墓进行的考古发掘也予以了证实。不过,唐中宗即位后又修复了李?墓,还重新放入了随葬器物和墓志。   墓志出土破解千古谜题   墓葬遭到严重破坏,这令我们有些失望,但接下来的发现却让我们喜出望外――在甬道里,我们发现了一方墓志。墓志由高质量的青石打造,呈正方形,高广皆约75厘米,在唐代墓志中算得上大型墓志。墓志基本完好,甚至保持着当初下葬时被放置的样子。在墓志的盖面和四侧,线刻有牡丹、忍冬、瑞兽、十二生肖,其造型优美、錾刻精细,在唐代墓志线刻装饰图案中属难得的上乘之作。墓志盖题“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正文近千字,记载了死者的籍贯、世系(即父祖三代的名讳、官职、事迹等)、简要生平、死因、享年、葬时、葬地等信息。   墓志盖上的九个篆字清楚地表明,这座墓葬的主人是“昭容上官氏”,而我们知道,在唐代做过昭容而又姓上官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系唐中宗昭容(唐代九嫔之第二级,正二品阶),两《唐书》有传。上官婉儿出身名门(其祖父上官仪曾任唐高宗的宰相),才能出众,是盛唐时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对于这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除了史书上载“及韦庶人败,婉儿亦斩于旗下”而外,正史中关于她的直接记载在唐隆元年六月她被杀的那一晚就戛然而止。她有没有被埋葬、被埋葬在哪里、谁埋葬了她,统统成谜。   发现上官婉儿墓葬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代才女上官婉儿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那么,“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的出土,能为破解上述千古谜题提供什么重要线索吗?   释读墓志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