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披后世的一战发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泽披后世的一战发明.doc

泽披后世的一战发明   战争不只是铁与血的游戏,更是交战双方顶级科技的终极角逐。进入热兵器时代,这种较量更加明显。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为获得胜利,在新技术研发方面不惜血本,以期将自身最先进的科技投入战争之中。而这也极大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战后,这些昔日用于战场的发明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浩劫已经过去整整百年,通过保存至今的诸多影像文字资料,我们不难回望这段历史。飞机、坦克、潜艇、无线电等新兴技术首次大规模出现在战场上,一定程度上影像了战争的进程。尤其是飞机的发明与应用,将战争维度扩大到天空之中。许多极目前瞻的战略家已经断言,未来战争中得天空者得天下。毫无疑问,飞机在一战期间得到了飞速发展。最初投入战场的飞机只用于敌情侦察,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最先进的技术被应用于航空,逐渐出现了歼击机、攻击机、重型轰炸机以及反潜巡逻机等新用途飞机。而许多来源或成熟于航空的技术,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为人类创造福祉。   航空照相机――从军事侦察摄影到遥感   航空在战争中最早的用途是敌情侦察与炮兵校正。早在飞机发明之前百年,人们便已利用热气球、飞艇进行军事侦察活动。一战前夕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令航空军事侦察迈入了一个新纪元。有军事专家认为,正是因为协约国侦察机的出色表现,使其得以挽回马恩河会战初期的颓势,从而最终逆转一战战局。1918年协约国反攻前夕,每晚显影处理的航拍照片多达12 000张,可以看出此时航空侦察已经受到了军方极大的重视。   同盟国在利用飞机进行侦察方面可以说走在了协约国之前。1912年,意大利航空队长皮亚扎上尉利用一台蔡司相机从飞机上拍摄了黎波里与阿齐齐亚之间土军的阵地。1913年,德国的高茨公司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航空用相机。后来高茨公司并入蔡司。由于军事领域的旺盛需求,一战期间蔡司公司便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相机生产商。直到今天,该公司依旧以出产全世界最优秀的镜头而闻名,德国的光学工业也藉此一直保持领先。   作为战争的胜利者,英国自然对其光学工业推崇备至。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用于航空侦察的可见光照相机就是由英国皇家空军传奇人物布拉巴宗中校在桑顿?皮卡德公司支持下研制成功的。正是他们最先将相机安放于飞机腹部,并由飞行员操控拍照,这种形式一直延续至今。该相机采用的立体成像技术不但使得后期分析更为准确,更被后世广泛的应用于军用地图的校正。1918年,英军阿兰比将军派飞行员拍摄了巴勒斯坦土耳其军前线51千米纵深将近1 620平方千米的地域,用于校正已有的军用地图,这也开辟了使用航空拍照绘制地图的先河。但也有军事史专家指出,早在1915年,奥匈帝国航空队便已通过航空照相绘制军事地图。   现代意义上的遥感科学,正是从一战快速发展的航空侦察科学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如今我们畅快地使用手机地图服务时,或许很少想到,如此神奇的技术来源于百年前的世界大战。   轰炸机的出现――西科斯基辉煌的前奏   如果说飞机的作用只是侦察、空中格斗的话,那么,早期的战略决策者们或许对它提不起太大的兴趣。1911年,意大利航空队加沃蒂少尉从一架“鸽”式侦察机上向敌军阵地扔下了一枚手榴弹,效果十分有限,却拉开了轰炸机发展的序幕。随着一战初期双方侦察机数次深入对方纵深对战略目标进行威慑轰炸,各国开始真正认识到制空权的重要性,军方的重视推动了轰炸机的快速发展。   意大利的卡普罗尼Ca.30系列和俄国的“伊利亚?穆罗梅茨”型4发重型,被认为是一战中最成功的轰炸机。而后者的飞行速度、升限和载弹量一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有其他飞机可以超越。或许这也是后期苏联飞行器设计中追求高速、大体积的最早征兆吧!   “伊利亚?穆罗梅茨”轰炸机的设计师则是日后赫赫有名的现代直升机发明者西科斯基。1913年,西科斯基亲自试飞了这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轰炸机,并创造了从基辅飞抵彼得堡的辉煌成绩。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轰炸机还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奥拉诺夫斯基”水滴形航空炸弹。这种考虑了气动特性的炸弹,使得炸弹的攻击更为准确,威力更大。   据统计,一战期间交战双方共空投炸弹5万余吨,造成巨大损失。而空前的人员伤亡与炸药产量的激增密不可分。德国科学家哈伯所发明的工业合成氨技术,更无疑是带来此伤亡结果的核心。自此以后,人类制造炸药不必再依赖硝石等天然矿物,只需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即可。战后,这一金子般的技术才更多地用于化肥生产,以偿发明者的夙愿。   涡轮增压――动力系统的新革命   飞机的发展总是向着更高、更快、更安全的方向进行。发动机的每一次进步,都在飞机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涡轮增压器的出现,对于早期的飞行器动力来说,无异于一场革命。随着飞机高度的增加,空气越来越稀薄,发动机工作效能也受到较大影响。涡轮增压器的发明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