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塑造中学生健全的人格.doc
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塑造中学生健全的人格
摘 要 中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利用语文教学对中学生进行精神哺育,夯实思想、品德、文化的基石至关重要,也是能否提高中学生文化品位,发展中学生健康个性,塑造中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中学生 健全人格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How to Shape Students Healthy Personality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PENG Cilan
(Anlu Jiefanglu Middle School, Anlu, Hubei 432600)
Abstract New Curriculum in secondary language clearly states: language courses should also focus on improving students moral character and aesthetic appeal, so that they gradually form a good personality and good character, to promote the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beautiful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Visible, the use of language teaching to nurture the spiri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ought, morality, culture vital cornerstone compaction,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high school students develop a healthy personality, an and important tool for shaping school students healthy personality.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ealthy personality
中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利用语文教学对中学生进行精神哺育,夯实思想、品德、文化的基石至关重要,也是能否提高中学生文化品位,发展中学生健康个性,塑造中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工具。
本文,笔者将从“‘传道’是中国教育史的思想精髓”,“语文课在中学生人格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1 “传道”是中国教育史的思想精髓
“传道”是古往今来一以贯之的教育思想 。在中国教育史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学者一直贯彻着人格培养精神。“传道”是儒家教育的第一要义,而“道”即“先王之教”,也即与封建道德合拍的言行准则。可以说,儒家学者在开创了中国“语文”的教学体制的同时,即把“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中国古代思想家都很重视人格,历代封建王朝的文化政策也特别有利于人格思想的传播和延续。不同时期,各个学派的思想家们分别构思了各自的理想人格,探讨了达到理想人格的途径,表明了对理想人格及人性的看法。自先秦起始,直到晚清,许多问题历经一两千年仍存而不衰,显示出持久的兴趣和独特的历史继承性。
我们首先可从《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找出大量论据。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认为,学生既要学习文化知识,又要提高思想修养,两者缺一不可,这样才不离经叛道,才能做国家栋梁之材。这说明,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格与学习知识这两者是不可偏废的,两者应结合起来。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有才无行是不行的,就连千里马也应看重它的德行高于看重它的力气。这里,孔子从人才的角度强调了健全的人格对于一个人才的重要性。
再来看唐代大儒韩愈,他继承儒家教育传统,并总结自已的教育实践,写下了《师说》这篇光耀千古的教育专论。文中,他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院信息网络安全培训PPT课件.pptx
- 2025年前列腺科普试题及答案.docx
- 立式叶片排渣过滤机-中国化工设备网.doc
- 20250508 北京大学DeepSeek系列06:DeepSeek私有化部署和一体机.pptx VIP
- 【7上英YL】芜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pdf VIP
- 屋面瓦及檩条拆除安全方案.doc
- Schneider Electric施耐德Easy Altivar ATV610 变频器编程手册(中文).pdf VIP
- NB∕T34024-2024生物质成型燃料质量要求及分级.docx VIP
- STM32F1开发标准教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docx
- 新语境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等级与评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