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州新区

 兰州新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1-2]位于兰州北部秦王川盆地,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的中间位置,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甘肃与国内、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门户,距兰州市区38.5公里,距西宁198公里,距银川420公里。规划面积806平方公里,辖永登、皋兰两县五镇一乡,现有总人口10万人。年均气温6.9度,年降水量220毫米,年均蒸发量达到2000多毫米。无霜期约在150天左右。核心区平均海拔约2000米。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座中四联,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土地和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开阔,适宜大规模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引大入秦水利工程横穿新区,水资源完全能满足新区未来发展需求;交通便利,连霍高速、京藏高速以及中川机场构成了立体综合的交通网络体系;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吉利汽车等一批产业项目入驻,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良好态势。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兰州新区开发建设,举全省、全市之力支持新区发展,计划通过5-10年的努力,把兰州新区打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的集聚区,国家经济转型和承接东中部装备制造业转移的先导区,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扩展区,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目前已经有包括中石油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吉利汽车、三一重工在内的多家国内外大 ?? 兰州新区规划图 型企业落户新区。规划建设石化、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产业集群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五大片区。经过5—10年的建设,兰州新区将发展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成为西部地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聚集、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3] 环境优势   区位优势:兰州新区位于兰州1小时都市经济圈,地处兰州北部秦王川盆地位置,在西北五省区具有“坐中四连”的区位优势,距兰州市60公里、白银市80公里、西宁市195公里,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点,可谓占尽地利。   土地资源优势:兰州新区土地集中连片,平坦开阔,价格低廉,为兰州周边地区供地价格最低的产业基地。目前储备熟地4000亩,可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裕的土地资源。   水资源优势:国家大型二级自流灌溉水利工程——设计水量32立方米/秒,年引水量达4042亿立方米的引大入秦工程为产业基地长期发展提供了充足优良水源。其中,尖山庙水库已成功实现蓄水。作为第二水源,该区域地下水资源总量达0.54亿立方米,可满足各类项目用水需求。   电力资源优势:兰州新区电力资源丰富充裕,周边3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不同电压等级和容量的6座变电站(所),具有扩容增容的便利条件,新建110千伏变电所已投入使用,可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保障。 交通运输优势:中川机场和高速公路是兰州新区对外交通的主要依托。中川机场已开辟30多条通往国内外的空中航线,使产业基地具备甘肃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航空交通条件。同时对外公路交通十分便捷,基地毗邻机场高速公路、省道201线、龙泉至中川县级公路,基地快速干道网与现有公路有机结合,形成了通往兰州、西安、白银、新疆、西宁等地的快速交通系统。   秦王川到兰州主城区的距离,与泰达到天津的距离差不多,也等于大连开发区到大连中山西岗主城的距离。依据这些新区建设的成功经验而言,应该说,只要基础设施跟上,到中川的轻轨,兰州张掖城际铁路和到永登双向八车道的路修好以后,交通等一系列问题不会成为制约秦王川发展的瓶颈。   自然资源优越   秦王川地区干旱少雨,引大入秦工程彻底改变了该地区的水资源状况,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引大入秦工程地跨甘青两省四地(市)五县(区),年引水4.43亿立方米。其原规划灌溉面积86万亩,采取节水措施可浇灌100万亩以上的土地。引大工程带来的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改变了秦王川地区的荒漠地貌,逐步增加植被,在兰州北部形成绿色屏障,对改善小气候和缓解兰州市的大气环境污染产生了良好的作用。秦王川盆地已经成为西北高原上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高原绿洲。由于促进了当地以水浇地为主的农业发展,漫灌补给秦王川地区的地下水,使地下水在海拔相对较低地段回灌至地面。目前盆地南部已形成3500亩左右的湿地资源,是西北地区难得的湿地生态板块。   土地资源充足   秦王川用地广阔,是兰州市周边最大的一块高原盆地,南北长60公里,东西最宽处21公里,空间开阔、地势平坦,非常适宜发展非农产业和大规模开发建设,是一块难得的土地资源。除此之外,该区域内和周边地区还有不少海拔较低的荒山丘陵,都可以通过移山造地和未利用地开发,为生态建设和未来发展提供大面积的后备土地资源,有500平方公里的面积可供开发。同时,秦王川水资源也比较充足,按照引大入秦工程的设计能力,年引水量共有4.

文档评论(0)

ma337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