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居易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选自《刘禹锡集·外集》。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他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首联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颔联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油然而生无限悲痛怅惘之意。 颈联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颈联写的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贵们仕途得意。 这两句诗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了哲理。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豁达心胸、慷慨激昂气概。 尾联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 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名句赏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 本意是以“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贵们仕途得意。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后人用此诗句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等。 小 结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这样的情节让我们想起一首贺知章写的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刘诗营造的是一种凄凉、悲伤、无奈的意境,而贺知章的诗则充满了感时伤老的情绪,情感表达比较含蓄。 (2).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描绘了一幅由低沉愤懑到高昂乐观的画面: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B.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C.比喻腐朽势力必然衰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同时又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 D.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情怀。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诗所咏赤壁,并非赤壁之战发生地,由此可见传统咏史诗的一个什么特点? 咏史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类型。许多咏史诗,不仅是对历史沧桑的歌咏,更包孕了作者的认识和感情,即所谓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在这首诗中,赤壁之战已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历史兴亡之感才是本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只是表现得形象含蓄而已。 背诵这首诗。说说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片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的引起 后 文对历史的咏叹,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全诗最精彩的是哪句?这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 的历史眼光?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人一反传统的看法,从不被人怀疑的地方提出疑问,发表议论,反映他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解. 借曹操和周瑜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一、以小见大、构思巧妙: 1、题咏历史重大题材,却从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 2、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 二、杜牧的这首怀古咏史诗借题发挥,表现自己的政治感慨与识见。 借慨叹周瑜因有东风之便取得成功,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对后两句理解有误的是( ) A. “东风”,指三国故事中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B. 这句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眼的解剖与生理讲解.ppt
- 眼耳鼻咽喉科口腔期末复习资料讲解.doc
- 眼耳常见占位的影像诊断与新技术应用中山讲解.ppt
- 眼睛和眼镜+flash课件-7讲解.ppt
- 眼睛和眼镜1讲解.ppt
- 眼睛与眼镜讲解.ppt
- 眼睛与眼镜课件讲解.ppt
- 眼镜行业竞争结构分析讲解.ppt
- 眼镜行业英语讲解.ppt
- 眼镜加工和调整讲解.ppt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天气虽冷有温暖 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全国通用).docx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天气虽冷有温暖 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docx
-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错误预防策略.docx
- 发展心理学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温州医科大学.docx
- 企业国际化经营(MBA全景教程之七).doc
- 金融科技驱动下的零售银行业务模式创新研究.docx
- 发展心理学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docx
- 发展心理学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北京大学.docx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天气虽冷有温暖 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名师推荐).docx
- 牛津译林版七年级上册Unit 5 Let’s celebrate peried 2 Reading(1)课件(共17张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