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饮茶文化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饮茶文化2

浅谈中国饮茶文化 任王娟 (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05级汉本4班) 摘 要:我国是茶树的发源地,也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从茶的被食用到真正作为一种饮料,从饼茶到散茶,从最早的被煎被煮到现在的沸水冲泡,中国的饮茶走过了一条漫长的路。饮茶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是华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关键字: 饮茶历史;饮茶风俗;饮茶艺术 一. 千里之行饮茶路 中国饮茶历史是一部厚重的书。翻开这部书,每个跳跃的字符都闪烁着华夏子孙智慧的光芒,每一页都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墨彩。中国饮茶历史又是一条悠长的河,在中华大地上无声流淌了数千年,承接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让我们重拾这段历史,一起来回顾饮茶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 (一)饮茶起源 关于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谈,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 1.先秦说 陆羽,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人。是我国第一个探讨饮茶起源的人,被后世誉为“茶仙”,“茶圣”。他根据《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 1]4的记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经.六之饮》)有关神农氏《庄子》一书中有“神农之士,卧则居居,起则干干,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记载,另外一些史书也有神农即炎帝,他与黄帝同为中国上古部落首领。然而《神农食经》据今人考证成书在汉代以后,饮用始于上古原始社会只是传说,不是信史。清人顾炎武认为:“自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指出各地对茶的饮用,是在秦国吞并巴、蜀以后才慢慢传播开来的。他认为饮茶始于战国时代也只是推测,并无直接的证据。 2.西汉说 清代郝懿行在《证俗文》文中指出:“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萌芽于前汉。司马相如《凡将篇》有荈诧,王褒《僮约》有武阳买茶。“郝懿行认为饮茶始于东汉末,而萌芽于西汉。”[1]51王褒《僮约》中有“脍鱼鳖,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杨氏担荷”两句。前一句反映了当时成都一带,饮茶已成为风尚,在地主富裕人家,饮茶使用专门的用具。后一句则反映成都附近,由于茶的消费和贸易需要,茶叶已经商业化,还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三国时魏朝张揖《广雅》中也记载:“荆巴间采叶做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预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至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2]12这里所记载的饮茶方式与唐朝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唐代的饮茶方式相似。由此可见,唐代饮茶方式早在汉代就初具雏形,是中华饮茶的先声。 3.三国说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有“密赐荼荈以代酒”,[3]39这种能代酒的饮料当为茶饮料,足以证明吴国宫廷已经饮茶。据此,《南窗纪谈》认为中国饮茶始于三国,《集古录》则认为始于魏晋。 三国时代东吴饮茶是确凿无疑,然而东吴之茶当传自巴蜀,巴蜀的饮茶要早于东吴,因此中国的饮茶一定早于三国时代。 (二)饮茶发展 中国饮茶始于西汉有史可据,但在西汉时期,中国只有四川一带饮茶。两汉时期,茶作为四川的特产,通过进贡的渠道,首先传到京都长安,并逐渐向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河南等北方地区传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饮茶风俗尚沿水路顺长江而传播到中下游地区。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品,饮茶限于王公朝士,民间可能很少饮茶。 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迅速发展。在这一阶段,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国茶叶的栽培区也逐渐扩大,茶叶已成为商品在全国各地流通,并成为食料、药料、饮料和贡品、祭品等被广泛使用,饮茶之风在南方已成为一种时尚。南方种茶的范围和规模也有了较大的发展,长江中下游茶区逐渐发展起来。 隋朝历史不长,反经历了三十八年,但却是茶以药用、局部消费、宫廷消费普及为社会饮料的转折点。这一时期,以江浙为中心,茶业日益繁荣,中国茶文化基本框架形成。据史料记载,隋文帝有脑病,是饮茶治好的,因此茶在隋朝时名声大震,饮茶在北方得以迅速普及。随后隋炀帝修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为茶叶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到了唐代茶叶日益繁荣,茶神陆羽在《茶经》中曾经这样叙述过:“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1]15在这里“比屋之饮”的意思也就是家家户户都饮茶的意思,由此可见唐朝时期都城长安以及洛阳、湖北、川蜀等地百姓饮茶的普遍程度。中唐时期,是中国茶叶的大发展时期。《封氏闻见论》反映了中唐时期茶叶消费的盛况,茶从南方传到中原,再从中原传到塞外的过程。唐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带去了饮茶之风,茶传播到西藏,并与佛教进一步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在形成饮茶习俗后,还出现了与中原进行以茶换马的交易。晚唐杨华《膳夫经

文档评论(0)

ah822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