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乡移民
发展经济学 VI 农村与城市 城乡移民 农村与城市,城乡移民 二元经济 结构差别 刘易斯模型 拉尼斯-费模型 城乡人口迁移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城乡发展的政策含义 1. 二元经济 1.1 发展中国家的结构特征 农村部门与城市部门的区别 城市的正式和非正式部门 农业一个庞大的非正式部门 1.2 刘易斯模型I 传统和现代部门的共存 传统部门(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印度) 剩余劳动力的低成本转移(图) 收入的分享与剩余劳动力(非农部门)* 现代部门的产量和就业增长 模型(图) 图:剩余劳动力 图:刘易斯模型 1.2 刘易斯模型II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 模型评价与批判 现代部门的投资与就业 城市中的高失业率 劳动力市场不是完全竞争,工资呈上升趋势 1.3 拉尼斯-费模型I 剩余劳动力概念的扩展 隐蔽失业:边际产出低于工资的劳动力 剩余劳动力与剩余劳动 为保证农业产量,在劳动力转移后,留在农业劳力的劳动投入增加。 劳动补偿取决于劳动力的边际成本。 恒定的边际成本 随努力程度递增的边际成本(图) 图: 过剩劳动与过剩劳动力 1.3 拉尼斯-费模型II 劳动力转移的三个阶段 剩余劳动力 隐蔽性失业 农业商业化 农业剩余的变化 现代工业劳动力供求变化 图:农业劳动力与农业剩余 图:农业劳动力与工业部门劳动力 1.3 拉尼斯-费模型III 政策影响 农业税收 劳动力转移,农业工资和税收 短期与长期作用(前苏联) 农业价格政策 收购价格 投入品补贴 汇率政策 例子(前苏联和中国的对比) 2.农村-城市人口流动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城市正式部门的工资高 工会组织 法律要求最低工资,退休金,失业补助 效率工资 非正式部门和农村低工资 2.1 基本模型:灵活工资 2.2 引入工资刚性I 2.2 引入工资刚性II:失业和非正式部门 2.2 引入工资刚性II:失业和非正式部门 2.3 哈里斯-托达罗均衡 I 正式部门工作的概率:p=LF/(LF+LI) 均衡条件: 2.3 哈里斯-托达罗均衡 II 2.4 政策影响I:增加正式部门的就业 均衡的内生性 正式部门就业概率上升 迁移预期收入上升,引发移民 农业工资上升,城市预期工资下降 新的均衡: 2.4 政策影响II:移民限制 2.4 政策影响II:对城市正式部门雇主的补贴 2.4 政策影响III:以上两种政策混合使用达到均衡 2.4 政策影响IV:城市与农村的统一补贴 2.4 政策影响V:过度补贴下的均衡 2.5 托达罗模型的基本特征 促进人口流动的基本力量是相对收益和成本,既有经济因素也有心理因素 迁移取决于预期城乡工资差异(概率) 城市就业机会与就业率成正比,与失业率成反比。 人口流动可能超过城市工作机会增长 2.6 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 减少因偏重城市而引起的城乡就业不平衡 创造城市就业不足以解决城市失业问题 适当控制工资补贴和政府人员数量。 关注农村的发展 2.7 模型的扩展 风险厌恶(图) 风险厌恶与人口流动 社会资本和人口流动 各种形式的社保,保险,紧急贷款等 比较完全的信息与较低的流动性 人口流动与家庭为单位的决策 移民关系网 社会地位落差 ? 图:风险厌恶 中国城乡收入比较(1978-2003) 中国城市化率1978-2003 几组国家城市化率的比较 关于移民的研究 移民决策的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 制度因素 风险(事先) 环境 移民的作用 收入,remittance 保险作用(事后) 关于城乡移民研究的部分文献 Climatic change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 The case of sub-Saharan Africa,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Available online 5 June 2006, Salvador Barrios, Luisito Bertinelli and Eric Strobl Foreign capital, welfare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the presence of agricultural dualism,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Available online 10 October 2005, Sarbajit Chaudhuri Chapter 24 Urbanization and Growth, 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 Volume 1, Part 2, 2005, Pages 1543-1591, J. Vernon Henderson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the ca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