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急腹症的超声诊断 小儿急腹症的特殊体征 婴幼儿: 异常哭闹,辗转不安或蜷卧不动 儿 童: 行走缓慢、身体前驱,家长背抱 小儿腹痛的起病方式 无任何症状,爆发性起病: 穿孔、血管意外 起病迅速,很快恶化: 胰腺炎、坏死性小肠炎 渐进性起病,缓慢加重 阑尾炎 阵发性,有缓解期: 肠套叠 小儿急腹症的病理特点 先天畸形 以肠道为主 局限疾病的泛化反应 进展快 不易形成板状腹、肌紧张不明显 小儿急腹症的年龄特点 新生儿期: 先天性畸形、肠闭锁、巨结肠 2个月: 胎粪性腹膜炎、肠粘连 2个月~2岁: 肠套叠、嵌顿疝 2岁~学龄前: 肠蛔虫症、阑尾炎 较大儿童: 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病因: 以肠系膜动脉为轴心的旋转运动不完全或异常 病理类型: 肠旋转不良 十二指肠第二段 肠扭转 十二指肠空肠连接处 空肠上段膜状组织压迫和屈曲 空肠第一段 临床表现: 生后反复呕吐,含胆汁, 大便,量较少, 血便, 上腹略饱胀 肠扭转 完全性肠梗阻 肠旋转不良是脐膨出最常见的并发症 超声表现 肠系膜上动、静脉位置关系异常: AO IVC CDFI:SMV围绕SMA旋转 肠扭转:肠系膜根部非均质低回声团 CDFI: 靶环征 螺旋状 胃、十二指肠降段以上扩张:新生儿 空肠上段膜状组织压迫和屈曲:超声无法显示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病因:幽门管壁肥厚、增生,管腔狭窄,梗阻 病理: 幽门壁各层组织均肥厚增大,其中以环形肌为主局部增厚在胃的一端界线不清,在十二指端则界限分明 幽门部粘膜常有水肿和肥厚幽门梗阻 胃腔扩大 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 胃出血 临床表现: 呕吐: 生后2~3周 进行性加重 奶、乳凝块,不含胆汁 橄榄形肿块: 右上腹 营养不良: 晚期 超声检查方法: 饱餐(饮奶、水) 安静状态下 仰卧位、右侧卧位 幽门管的横断面: 幽门管长轴切面: 结构、蠕动 超声表现: 均质低回声团:“宫颈征” 肌层厚 4mm (正常3mm) 幽门直径 14mm 幽门管长 16mm(正常15mm ) 管壁蠕动消失 胃腔扩张 注意: 长轴切面要正中 部分患儿的幽门肌壁呈不对称的增厚, 未形成典型的圈饼征 灵活使用不同频率的探头 肠套迭 病因 肠管的一部分或连同其附近的肠系膜套入邻近的肠管 原发性:环状肌痉挛; 肠炎、腹泻、高热、饮食改变 肠功能紊乱 继发性:肠腔内实质性病变或先天性畸形; 如息肉、肿瘤、过敏性紫癜、美克尔憩室内翻 及阑尾残端翻入 肠蠕动的正常节律紊乱 好发年龄: 3个月~2岁,多见于4~10个月 常见分型: 回盲型、 回结型 回回结型、小肠型 多发型 阵发性哭闹、腹痛: 肠痉挛 呕吐: 反射性 胆汁、粪汁 腹部包块: 右上腹 便血 : 果酱样 全身症状: 昏迷、休克 超声表现 低回声团: 短轴 靶环征 长轴 套筒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