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微生物绪论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 产 微 生 物 学习目的 与人类生活密切关系。 水产养殖专业重要的基础专业课。 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是实用的实验技能。 微生物检验技术。 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分离鉴定。 微生物是指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 到的一群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和其他生物都具有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但微生物因其个体微小,而导致与之相关的五大共性。 1953年华特生(J.Watson)和克里克(F.Crick)发现了细菌DNA的双螺旋结构,使微生物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 食谱广: 纤维素、木质素、几丁质、角蛋白、石油、甲醇、甲烷、天然气、塑料、酚类、氰化物、各种有机物质均可被微生物当作食物。 吸收多 转化快 消耗自身体重2000倍食物所需时间 大肠杆菌:1小时; 人:400年(按每年400斤计) 有细菌能在265个大气压、250℃条件下生长; 有的细菌生长最高温度113℃; 有些细菌的芽孢需加热煮沸8小时才会死; 有些细菌可在- 12 ℃ ~30 ℃条件下生长。 适应强,易变异 抗逆性强 抗热 抗寒 : 细菌能耐受和生长pH值 0.3- 13; 耐渗透压:蜜饯、腌制品、饱和盐水(氯化钠32%)中均有微生物。 短时间产生大量的变异后代 易培养 抗酸碱 易变异 3. 微生物及其分科 十九世纪以前,人类对于许多灾难,谈虎色变,无能为力: 芬芳的啤酒莫名其妙地酸 ; 蚕身上出现棕黑色的斑点,接着死个精光; 难以数计的产妇,只同她的婴儿见了一面,就因产缛热离开了人世; 被疯狗咬过一口的成人或孩子,无一幸免地等候着死神的降临…… 4. 微生物研究的发展史 发现和认识微生物之前的历史: 虽然不知道世界上有微生物,而在生产、生活中,在医药方面人类祖先积累了不少微生物作用的经验规律并且控制这些规律创造财富,消灭病害。 积肥、沤粪、翻土压青: 公元前一世纪,“胜之书”中已指出,肥田要熟粪。 酿酒、造醋、发面、麦芽糖、酸菜、泡菜、盐渍、蜜饯 。 人类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看见细菌是在十七世纪末叶! 我国8000年前就出现了曲蘖酿酒; 4000年前埃及人已学会烘制面包和酿制果酒; 2500年前发明酿醋、酱,用曲治疗消化道疾病; 公元6世纪(北魏),贾思勰(xié)巨著“齐民要术”; 公元2世纪:张仲景:禁食病死兽类的肉和不清洁食物; 公元前141-208年,华佗:“割腐肉以防传染”; 公元9世纪,痘浆法、痘衣法预防天花; 殷墟发掘的出来的器皿中,就有储酒、饮酒的器具、甲骨文字、钟鼎文字中就有酒字 。 国人喜酒 《水浒传》出现饮酒场面647次 ;《三国演义》出现饮酒场面319次 。 《西游记》写的佛门生活,饮酒场面103次,《红楼梦》,出现饮酒场面152次 。 传说发明酒人名杜康。他当长工时,有一次偶然把高粱米饭放在树洞中,时间久了,发酵成了酒。所以开始名叫“久”,后来才有“酒”字。 中国古代的烹任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世界上最古老而又保存得最完整的农学巨著。 内容“起自耕农,终于醋酸”。   《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 ,其中涉及饮食烹任的内容占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齑、做鱼鮓、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 华佗 公元2世纪~3世纪初 :“割腐肉以防传染”; 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壁画 生物武器之例 18世纪英军在加拿大用赠送天花患者的被子和手帕的办法散布天花,使印地安人不战而败。 1345年鞑靼人进攻热亚那领地法卡城 ——把鼠疫死者尸体抛进城里 。城中瘟疫流行,大多数法卡居民死亡了,只极少数逃到了地中海地区,伴随着逃难之旅的是可怕疫病的蔓延,导致欧洲100年间夺去2500万人命。 细菌武器——炭疽杆菌、鼠疫杆菌 人工免疫法的先驱——人痘接种术 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公元前1160年)木乃伊上出现天花疤痕 。 中世纪世界各国广泛流行,几乎有10%的居民死于天花,五人中即一人为麻子, 皇帝也无法幸免。 法皇路易十五,英国女王玛丽二世,德皇约瑟一世,俄皇彼得二世等,均染天花而死。 十八世纪,欧洲人死于天花的人数达一亿五千万以上。 我国民间有俗语说:“生了孩子只一半,出了天花才算全。” “天花” 纠缠了大清王朝二百多年 !玄烨3岁出过天花以“绝对优势”成为皇位继承人。 患天花的少女 天花约在公元1世纪时传入中国,千百年来,缺乏防治措施。据文献记载,明隆庆年间(1567—1572)出现了人痘接种法 ,随后在全国广泛应用,并先后传入俄罗斯、英国、日本、朝鲜、土耳其等国。在英国医生琴纳(1749—1823)于1798年发明牛痘接种法之前,人痘接种法一直是人们有效预防天花的主要方法。 古人发现一个人如得了某种传染病,可长期或终身不再得此病,或即使再,也较轻而不死。 李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