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清代陵寝选址过程和风水特征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
中国清代陵寝选址过程和风水特征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资助项目(编50738003)
一、中国古代的陵墓建筑选址和风水
从包括考古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在内的各种历史文献看,在商、周以来,中国古人对于安葬死者的陵墓即所谓“阴宅”,就和城市、宫殿等生者居住的建筑即所谓“阳宅”同等看重,并建立了严格的典章制度和相应的管理体制。对陵墓选址事务。如号称“太平之典”的《周礼》就曾规定:“王崩……卜葬兆。”(《小宗伯》)“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冢人》)东汉大学者郑玄注:“图,谓画其地形及丘垄所处。”唐代贾公彦疏:“未有死之时,先画其地之形势,预图出其丘垄之处。”
到大变革的春秋时代,这一传统庚续不辍,如《国语·齐语》记载管仲向齐桓公谏言:“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陵”由丘阜衍义为坟墓,后来更专称帝王的墓葬建筑。与此相应,《国语·周语》记载周灵王太子姬晋论述人类居住环境的生成和保护,其中强调:“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钟也。夫天地成而聚于高,归物于下。疏为川谷,以导其气;陂塘汙庳,以钟其美。是故聚不阤崩,而物有所归;气不沉滞,而亦不散越;是以民生有材用,而死有所葬。……古之圣王唯此之慎。”值得指出的是,太子晋的论述,既涉及中国古代哲学和生态美学理论的起源,事实上也成为后世“风水”定义的滥觞。
这时期,孔子及其门生创建儒学,大力倡导“孝治天下”的社会伦理,相关经典对“养生送死”的礼仪给予莫大关注,并有细致规定,如《礼记·杂记》“大夫卜宅与葬日”;《孝经·丧亲章》“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仪礼·既夕礼》“筮宅,冢人物土卜日”(郑玄注:物犹相也,相其地葬者,乃营之。);《仪礼·士丧礼》“筮宅,冢人营之”(郑玄注:宅,葬居也,冢人有司掌墓地兆域者。营犹度也,《诗》云经之营之。);等等。
此后,儒家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陵墓建筑的发展。基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以及“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等礼制观念,陵墓建筑实际被视为“礼之具”即礼制的重要载体,并强烈凸现出“礼辩异”即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特色。另一方面,如《荀子·礼论》指出,丧葬祭祀之“礼”,还在于“致隆思慕之义”和“志意思慕之情”;《大戴礼·盛德》也强调:“丧祭之礼,所以教仁爱也……致思慕之心也。”陵墓建筑极力追求和刻意彰显的场所精神,就像郑玄注释《周礼·墓大夫》时明确指出的那样:“墓,冢茔之地,孝子所思慕之处。”也就是汉儒刘熙《释名·释丧制》定义性诠释的:“墓,慕也;孝子思慕之处也。”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体系中,陵墓就是具有礼制特征的纪念性建筑。
在这种取向下,自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经营意象,略如东汉蔡邕《独断》所说:“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圹垅,其貌象宫室也。”尤其是帝王陵寝,“古学以为人君之居,前有朝,后有寝;终则前制庙以象朝,后制寝以象寝。……故今陵上称寝殿,有起居、衣冠、象生之备。”实际上往往是以宫殿建筑为原型,作为国家最重大的工程而不遗余力地经营,形成气势恢宏而又庄严肃穆的大规模建筑组群。
更重要的是,正如风水名著《管氏地理指蒙》强调的那样:“葬者,反本而归藏也,奉先以配五土,而一体于青山。”“配祀者,遗骨与青山相配,从而祀之。”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艺术追求,浸润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凝聚了儒家“比德”山水的审美理想,还十分讲究同山水胜景有机结合,从选址、规划设计到营造,要按照被称为“山水之术”和“理义之术”、具有生态与景观建筑学以及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理论意义的风水理论缜密地进行,力图使陵墓的环境氛围,在建筑人文美同山水自然美的和谐交融和相互辉映中,显现出生生不息、永恒伟大,臻向《诗经》所赞颂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隽永而崇高的境界。其中帝王陵寝还形成了“筑陵以象山”、“因山为陵”或“依山为陵”的传统。
基于此,从《周礼》的“形体之法”,到汉代班固《汉书》所谓“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的“形法”,还形成了诸如“《国朝》七卷”、“《宫宅地形》二十卷”等有关风水选址的专门著述。与此相应,被时时人尊为“阴阳之宗”的张衡,写有涉及陵墓经营的《冢赋》,云:“载舆载步,地势是观。降此平土,陟彼景山。一升一降,乃以斯安。尔乃隳巍山,平险陆,刊藂林,凿盘石,超峻垄,构大椁。高岗冠其南,平原承其北。列石系以修隧,洽以沟渎,曲折相连,迤靡相属。”又云:“宅兆之形,规矩之制,睎而望之方以丽,践而行之巧以广。”其专注于山川形势的细致考察与选择,包括地形地貌,生态小气候及景观等,然后因势随形地营构陵墓建筑,正是当时“形法家”职业活动的生动写照。元代赵汸《葬书问对》就此评论道:“予尝读张平子《冢赋》,见其自述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三开学初家长会课件.pptx VIP
- 招标项目进度计划制定.docx VIP
- 药剂学课件--固体分散体-课件.ppt VIP
- 开学第一课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28张PPT).pptx VIP
- 语文开学第一课课件(共44张ppt)2025-2026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ptx VIP
-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生设计作品图文材料-20211205011323.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河大音像版2020五年级上册-河大音像版(2020)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课件.ppt
- sigmawin+操作使用说明.pdf VIP
- 2020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打印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