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沂南北赛汉墓画像石画像的内容及其折射出的东汉时期审美取向.doc
沂南北赛汉墓画像石画像的内容及其折射出的东汉时期审美取向
摘 要 山东省沂南县北寨墓画像石画像表现题材丰富,主要有墓门的攻战图;前室的祭祀图;中室的出行图、丰收享宴图和乐舞百戏图;后室的仆人涤器图、侍女捧奁图、衣履图、送馔备马图等,另外配有一些历史传说故事以及神仙祥瑞主题画像。北赛汉墓画画像表现现实的世俗生活画面居主导地位;表现形式以其严谨朴素而重拙的写实风见胜;画像蕴涵着浓厚的儒家说教意味实为伦理教化的现实效应,正是东汉“崇实”这一审美取向的缩影。
关键词 画像石画像;审美;崇实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226-02
汉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有大量画迹传世的时代,汉代绘画迄今看来,当以墓室壁画为最盛。山东省沂南县北寨墓画像石画像表现题材丰富,是东汉时期画像的典型代表。与西汉那种展开的蔚为壮观的“大美”气象有所不同,东汉审美文化所关注、沉迷和投入的主要是一种日常的、实在的、当下的、人伦的、凡俗的现实,形成了一种“崇实”的趣尚。沂南北赛汉画像石画像无论是内容的现实性、形式的写实性,还是直指伦理教化的题旨都是对“崇实”审美取向的最好诠释。
1 北赛汉墓画像石画像的内容
北寨汉墓坐北朝南,以中轴线分前室、中室、后室三室,附有东西侧室(东三室,西二室),共计八室。全墓共有画像石 42块,画像 73幅,分布在墓门和前中后 3室的横额、壁面、过梁、柱、藻井、隔墙等处。依画像的内容和在墓中的位置,大体可归为 4组:
第1组,以墓门横额上的攻战图为主,配以神话人物和神兽等画像。门楣是一幅场面宏大的胡汉交兵图:中间一座长长的木桥,桥下有船和捕鱼的人桥上则是持刀盾行进的战士。右端是表现的指挥官坐在马车里从容的指挥战斗,其前后有持追荷矛者的导引与随从。左端是一片山地,其上有一群深目高鼻持盾和环首刀的骑兵和步兵,张弓欲射。激烈的斗争发生在桥的前端,两军交战处,胡人有的人头滚落,有的拦腰被斩,有的跪地乞降,已现败阵。三个立柱刻有盘古、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蹶张、翼虎、白虎和捣药的玉兔等。
第2组,以前室横额上的祭祀图为主,配以伐鼓、拥?_、武器和神话人物、仙禽神兽以及图案画。前室相当于庭院,在这里四壁横额特别渲染了祭祀的场面和活动,显示墓主的身份地位,是当时政治生活中形成门第网络的生动写照。首先是官员们的祭拜,在前室东西两壁安排了两组吊唁活动,一是进入庭院的吊唁;一是在祠堂前进行悼念活动。其次是祠堂周边的礼拜活动,众多亲友们或驾车,或牵羊,捎带着酒、食物、粮食,来到祠堂进行吊唁祭祀。南壁中心立柱上面是武器库,刀枪剑戟应有尽有;下部是捧盾门吏。左右两侧柱画像相同,上部有一座建鼓,负责传达,下部是拥彗门吏,准备迎接宾客,仿佛墓主人重新开始了地下的阴间生活。此外东西南三面墙壁还安排了辟邪的画像,其中既有和墓门一样的“蹶张”、怪神,也有能够辟邪的“青龙、白虎”等“四神”图象。
第3组,以中室横额上的出行图、丰收宴享图和乐舞百戏图为主,配有马厩图、历史故事图以及神话人物、仙禽神兽和图案画。刻画于东壁横额上的乐舞百戏图,内容囊括音乐、舞蹈、杂技等。不仅反映了墓主生前的逸乐生活,而且可看到当时乐舞百戏所达到的水平。中室南壁上横额东段画像为丰收宴享图,描述的则是一派丰收景象。此幅画像的右半部分,有椎牛、杀猪、剥牛、滤酒、烧火、洗菜等场景,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富足生活。中室横额下的四壁,则刻有仓颉造字、卫姬释卫、尧舜禅让、荆轲刺秦王、孔子见老子等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并有榜题“仓颉、齐桓公、卫姬、苏武”等12处28个汉字。故事中的这些圣贤豪杰,可能是墓主人生前景仰的人物。
第4组,是布于后室隔墙上的仆人涤器图、侍女捧奁图、衣履图、送馔备马图等,配有仙禽神兽和图案画。这里就是安置棺木的地方,像人生前的卧室。后室分两间,是由一斗拱隔开的。分布于后室隔墙上的画像,主要描写了墓主人闺房内的生活,有侍女持奁图、仆人洗涤图等。
2 北赛汉墓画像石画像折射出的东汉“崇实”的审美取向
2.1 非虚幻的世俗之“实”、现实之“实”
北赛汉墓画像石画像的基本题旨有二,一是幻想性题材,主要呈现为神话、仙异、祥瑞等形象;一为现实性旨趣,主要表现为对现实墓主人经历和生活图景的刻画。不过详细的说,还有一种题旨,那就是对历史人物故事的雕绘。但这一历史旨趣,一方面总体上是从属于现实内容的,是为伦理教化的现实目的服务的,因此可以视为现实旨趣的一个特殊表现形式。但这两部分并不是平分均等的,其中现实的世俗生活画面是居主导地位的,是“最多的和最重要的部分”。在前、中、后三室中,“中室画像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图景”,亦即将现实生活内容置于画像中心地位。
汉代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