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穿刺技术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俊生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1948年参军从医至今,参加过解放战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华中南战役时期的医务工作,曾被借调到国防科工委参加核武器生物效应、核战争条件下卫生勤务保障的科研工作,还先后参加了援藏医疗队、援赞比亚医疗队,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医疗经验,曾获多项成果奖。 深静脉穿刺技术 主讲:杨俊生 血流动力学的创伤性监测,测定的数据经分析测算各项生理参数,以深入、全面地了解病情,生理状态,更有利于被测病人疾病的诊治和生理病理评估 临床多用深静脉、动脉置管法以测定中心静脉压,周围动脉压和肺动脉压,心功能血流动力学等。本文概述深静脉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 一.深静脉置管的适应症 1.严重创伤、休克及循环衰竭病人。 2.接受快速大量补液、输血病人,用以测中心静脉压可随时调节输入量和速度。 3.长期输液、注药及静脉高营养液治疗。 4.心血管功能代偿不全病人,危险性较大的诊治,手术或手术可致血流动力学显著变化病人,如心内直视手术,嗜铬细胞瘤,大动脉瘤手术等。 5.肾功能不全病人行血液透析治疗。 6.经导管置心脏起搏器。 7.科研临床监测收集资料等。 二.置管途径 临床多用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 一.颈内静脉置管 1.解剖:颈内静脉起始于颅底,在颈部颈内静脉皆被胸锁乳突肌覆盖,其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内侧,中部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前缘的下面、颈总动脉的前外方,在胸锁关节处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无名静脉入上腔静脉。 成人颈内静脉较粗,当扩张时直径可达2cm。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几乎成一直线,加之胸导管位于左侧,而胸膜顶右侧又低于左侧,故临床多选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2.置管进路:根据颈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可分为三路 (1)前路:患者平卧,头略转向对侧,操作者的左手中、示指在中线旁开约3cm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内推开颈总动脉,确认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进针。针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或锁骨中、内1/3交界处前进,常在胸锁乳突肌中段后面进入静脉。 此外亦可在颈动脉三角处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在搏动的外侧旁开0.5~1cm,相当于喉结或甲状软骨上缘水平作为进针点,穿刺针指向胸锁乳突肌下端所形成的三角,与颈内静脉走向一致进针,针干与皮肤呈30~40。角,由此路进针基本上可避免发生气胸,但误伤颈总动脉的机会较多。 (2)中路:胸锁乳突肌下端胸骨头和锁骨头与锁骨上缘组成一个三角,称胸锁乳突肌三角,颈内静脉正好位于此三角的中心位置, 在三角形的顶端处约离锁骨上缘2~3横指作为进针点,针干与皮肤呈30。角,与中线平行直接指向尾端。若试探未成功,针尖向外偏斜5~10。角,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的后缘,常能成功。 遇有肥胖、小儿以及全麻后的病人,胸锁乳突肌标志常不清楚,穿刺有一定困难,此时可触及锁骨内侧端上缘的小切迹作为骨性标志,颈内静脉正好经此而下行与锁骨下静脉汇合。 穿刺时用左大拇指按压,确认切迹,在其上方约1~1.5cm进针,针干与中线平行,与皮肤呈30-45。角,指向尾端前进,一般刺入2~3cm即入静脉,若未成功,针尖略偏向外侧即可进入静脉 (3)后路:在胸锁乳突肌的外侧缘中下1/3交点或锁骨上2~3横指处作为进针点。此部位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的下面略向外侧。 穿刺时肩部垫高,头尽量转向对侧,针干一般保持水平,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胸骨柄上窝方向进针。针尖不宜过分向内侧深入,以免损伤颈总动脉。 (二)锁骨下静脉 1.解剖: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一肋骨的外侧缘,成人长约3~4cm,静脉的前面为锁骨的内侧缘,下面是第一肋骨宽阔的上表面,后面为前斜角肌。静脉越过第一肋骨上表面轻度向上呈弓形,然后向内、向下和轻度向前跨越前斜角肌,然后与颈内静脉汇合。静脉最高点在锁骨中点略向内,此处静脉可高出锁骨上缘。 侧位时静脉位于锁骨下动脉的前方略下,其间可有前斜角肌分开,成人此肌肉可厚达0.5~1cm,从而使穿刺时损伤锁骨下动脉的机会减少 2.进路 (1)锁骨上进路:患者肩部垫高,头尽量转向对侧并挺露锁骨上窝。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约1cm处为进针点。针干与锁骨或矢状面呈45。角,在冠状面针干保持水平或略向前偏15。指向胸锁关节前进,通常进针1.5~2cm即可进入静脉。 在进针过程中,针尖实际上是离开锁骨下动脉与胸膜,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深部肌膜中行进,因此安全性较有保证,成功率较高。 (2)锁骨下进路:患者上肢垂于体侧并略外展,保持锁骨略向前,使锁肋间隙张开便于进针。锁骨中、内1/3交界处,锁骨下方约1cm处为进针点,针尖向内轻度向头端指向锁骨胸骨端的后上缘前进。若未刺得静脉,可退针至皮下,使针尖指向甲状软骨方向进针。 在穿刺过程中尽量保持穿刺针与胸壁呈水平位,由于壁层胸膜向上延伸可超过第一肋约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