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诗人对柳树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春天柳树的美? 想一想: (1)前两句运用[ ]的手法,描绘了柳树的[ ]、柳条的[ ]的特点。 (2)从这两句可以体会到静态中柳树的形态美和[ ]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不知细叶谁裁出”突出了柳叶的什么特点? (2)“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春风还剪出了…… 诗意 高高的柳树像用碧绿的玉石装扮成的。 无数柳条垂下来像是绿色的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的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在和暖的春风里,远远地看见了一排柳树,那柳树……走近一看…… “胜日寻芳泗水滨” “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 “滨”,水边。 全句的意思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无边光景一时新” 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 全句的意思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等闲识得东风面” “等闲”,随意。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 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东风面”,春风的面貌,因我国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 全句的意思是:哪里都可以领略到春风的气息。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总是”,都是。 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 《春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喜欢和赞美之情,并点出了春风是春天的源头。 不同点:《咏柳》以柳树为引点写春天,《春日》写了春天的万紫千红。 相同点:都写出了喜爱春天,都写了春风。 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春风得意 春风和煦 春风拂面 春风荡漾 春风送暖 春风化雨 春风徐来 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色怡人 春色满园 春花烂漫 春桃吐蕊 枯木逢春 春水盈盈 春雨丝丝 春雨绵绵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观书有感 南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春”的名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 红杏枝头春意闹 春到人间万物新 一年之计在于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愈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东方风来满眼春。——李贺 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拭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于门万户中。——卢道悦 春 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酷爱读书、学识渊博。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写过一些好诗,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观书有感》等较著名。 泗 水 滨 [感情朗读]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1)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 (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 [思考讨论] (2)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 (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题.doc VIP
-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培训课件.pptx VIP
-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第1章】 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概述 教学PPT课件.pptx VIP
- 吸湿器说明书(中英文)明远(46).doc VIP
- 学习解读《SLT 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第 4 部分:堤防与河道整治工程》课件.pptx
- 以德育之笔——2025年秋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安排表 第二版.docx VIP
- 新概念2册1-36课测试卷.pdf VIP
-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版.doc
- 入党志愿书(全电子版).pdf VIP
- 2025年秋季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