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二中2012届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海二中2012届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龙海二中2012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一、古代待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靡有朝矣。(《诗经?氓》) (2)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3)问君何能尔? 。(《饮酒》) (4)闻道有先后, 。(《师说》) (5)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6)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 一5题。 登西台拗哭记 (宋)谢翱①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②,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③,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 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④。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选自《晞发集》 【注】①南宋末散文家、诗人。1276 年文天祥召兵,他率兵投效,署咨议参军。文天祥被俘遇难.他不仕元,漫游两浙以终。本文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 )为哭祭文天祥而作。②唐宰相鲁公:明谓唐颜真卿,实指文天祥。开府南服:在南方设立办事机构。③渰浥浡郁:云气蒸腾的样子。④《秦楚之》:《史记》中有《秦楚之际月表》,列举秦楚汉之间的大事。谢翱欲仿其体例著《季汉月表》。“季汉”实指“季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 藉:借助,“藉”同“借”。 B.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 类:相似。 C.再拜跪伏,祝毕 祝:祭祀祷告。 D.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 怒:愤怒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作者对文天祥缅怀之情的一组是(3分) () ①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 ②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 ③憩祠旁僧舍 ④江山人物,眷焉若失 ⑤竹石俱碎 ⑥其始至也,侍先君焉 A.①②⑥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以登高哭祭的形式,表达了对民族英雄文天祥殉难的悲恸之情,隐讳曲折地表现了对文天祥的悼念和对元专制统治的怵惕。 B.为这次西台恸哭,谢翱与友人作了精心的筹划和安排,文中对这一过程的描述深刻细致,表现出对文天祥情感的深沉炽烈。 C.“薄暮,雪作风凛”和“明日,益风雪”的两次风雪描述,渲染了氛围,景中传情,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渴盼恢复大宋江山的志向。 D.本文通篇不言祭者为谁、同登西台者为谁,仅以“甲乙丙”称代。这样写的根本原因是限于时局,不便直接提及。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3分) (2)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 (3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①(宋?辛弃疾) 柳边飞鞚②,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①作者闲居江西上饶时,曾数次游览博

文档评论(0)

yasou51113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