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编者山东省阳信县第一中学,刘金城.docVIP

感谢编者山东省阳信县第一中学,刘金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谢编者山东省阳信县第一中学,刘金城.doc

感谢编者:山东省阳信县第一中学,刘金城 第十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视点广角】 明代商业经济中的诚信与欺诈 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大部分店铺诚实守信,但也有部分商贩存在着掺假、造假、有名无实、骗取客商钱财等弄虚作假的方式。 孙春阳是宁波人,万历中弃儒经商,在苏州吴趋坊北口开一小铺,后来规模日大,闻名四方,一直到清中叶,仍很兴旺发达,“其店规之严,选制之精,合郡无有也”。它的管理办法,很像州县衙门,“亦有六房,曰南北货房、海货房、腌腊房、酱货房、蜜饯房、蜡烛房。售者由柜上给钱取一票,自往各房发货,而管总者掌其纲,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它的商业信誉极好,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卖的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在鸡肚中塞沙,在猪肉、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或家谱,胡要价格等,伪字随处可见。这股歪风,在经济发达、商业文化最耀眼的苏州、杭州,反而有“大风吹倒梧桐树”之势,恰恰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人们形容杭州的不少商品弄虚作假是“杭州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这些历史事实对于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双基演练】 一 单项选择题 1.古代中国的农业发达地区开始采用牛耕技术是在 A.春秋战国 B.秦末汉初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徭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B.成为许多大型工程成功营造的基本条件 C.徭役的过度征发与农业的发展关系不大D.沉重的徭役往往引发古代社会的动荡不安 3.战国时期的李冰曾经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龙首渠 D.成国渠 4.下列有关“工官”工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直接隶属于中央各机构 B.是朝廷或政府财政的一大支出 C.专门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D.其经营直接明显地影响了民间的市场 5.我国古代的纺织原料最早用的是 ①麻 ②葛 ③蚕丝 ④棉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我国的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是在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7下列关于我国原始时代陶器制作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彩陶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B.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非常著名 C.出土过釉色光亮、质地纯正的青瓷器 D.说明我国古代的陶瓷业有悠久的历史 8.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商业会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密切相关 B.反映了宋元海外商运的迅速发展 C.首先出现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 D.是商人停宿、储运等的重要场所 9《吕氏春秋》一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B.强调治国应当以农业为重 C.重农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 D.民众务农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 10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区域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区域经济管理政策直接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B.分裂时期的经济发展往往为统一局面提供经济基础 C.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往往在统一时期得到弥补 D.王朝的首都以及少数重镇具有优先的经济发展机会 11 秦王朝颁布的《均工律》 A.严重压抑了社会经济的活力 B.为经济秩序的安定提供了条件 C.为工商业发展规定了必要的统一标准D.体现了使劳役人员才尽其用的原则 12.下列关于禁奢侈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古代社会抑商政策的具体步骤 B.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抑商政策的否定 C.禁奢侈的政策往往难以真正取得实效D.是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 二 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然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缯帛者,必走浙之东也。 ——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二:毅庵祖,家道中微,以沽酒为业。成化末年,值水灾……因罢沽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紵巾(帛),极备精工。每下一机,人争鬻之,计获利五当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 ——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三:迨至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四: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改业而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日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何良浚《四友斋丛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苏州的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的毅庵祖是怎样发家致富的?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毅庵祖后来属于什么身份?请简要说明理由。 (3)材料三和材料四中的“本”“末”分别指什么?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 14.

文档评论(0)

ailuojue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