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起航遨宇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悟空”起航遨宇宙.doc

“悟空”起航遨宇宙   2015年12月17日上午8时12分04秒,内蒙古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茫茫戈壁,凛冽寒冬,人们在寒风里中仰望苍穹。   随着一声“点火”命令,发射台上喷出一团巨大的白雾,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吐着长长的火舌腾空而起,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天文卫星“悟空”送入太空。   在农历猴年到来前夕,这颗与美猴王同名的卫星的发射,不仅是中国献给新一年的最佳礼物,同时,它也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到空间科学探索大国的行列――“中国航天终于进入了真正的仰望星空的时代,目光所及,直达亿万光年的宇宙深处,所探索的课题,囊括了整个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现场观看发射的著名科幻作家、此前凭借小说《三体》捧回世界科幻艺术界最高奖“雨果奖”的刘慈欣如是评价。   “隐身侠”的“穿墙术”   “悟空”全名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完全用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卫星,同时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其观测能段是国际空间站阿尔法磁谱仪的10倍,能量分辨比国际同类探测器高3倍以上。   在发射升空790秒后,“悟空”顺利进入距地球500公里的预定转移轨道。入轨后,它和“粉丝们”分享了自己在太空中的第一条微博:“谢谢所有辛苦工作的人类给我一个漂亮的起点!所有的猜想都会由探索给出答案。”   “悟空”飞天,是人类在探索宇宙核心秘密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此后3年,它将带着人们的无限期许,去寻找最神秘的“宇宙幽灵”――暗物质。   暗物质是一种困扰了科学家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暗黑”物质,它被万有引力定律推论存在,是一种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它不发光、不带电荷,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碰撞,能轻松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   暗物质既看不见、摸不着,至今从未被人们直接观测到,堪称是宇宙中本领最强的“隐身侠”。它还有一个“同胞兄弟”暗能量,这两个“暗黑家族”成员占据宇宙的绝对多数――它们约占宇宙总质能的95.1%,而我们看得见的那些星系、恒星、行星等发光和反光物质仅占宇宙总质能的4.9%。   除了高超的隐身本领外,暗物质还具有强大的“穿墙术”――能无声无息地穿越任何障碍物。据统计,每秒钟就有上亿个暗物质粒子穿透我们的身体。   但是,对于我们身边这些动不动就玩“穿透”的精灵,科学家们既不知道它们长什么样、有多重,也不知道它有着怎样的物理性质。因此,揭开暗物质之谜将是继日心说、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及量子力学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科学突破,有助于帮助人们解开宇宙形成及演化的秘密。同时,一旦找到暗物质这样一种全新的物质,将有可能在未来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的高效新能源,甚至帮助人类实现星际穿越。   火眼金睛寻“幽灵”   2015年12月16日,在发射的前一天,中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被正式命名为“悟空”――这个从全国网友和科幻迷提供的32517个候选征名大PK中脱颖而出,最终被选定的名字,来自《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悟”有领悟之意,“悟空”意为领悟、探索太空,用来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颇为形象。   在《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上天入地,七十二变,无所不能,它的一双火眼金睛能识别所有妖魔鬼怪,让魑魅魍魉无所遁形。而与齐天大圣同名的这颗暗物质探测卫星,同样也有着“火眼金睛”――科学家为它装载了塑闪阵列探测器、硅阵列探测器、BGO量能器和中子探测器等四个国际领先的探测器,使它能探测高能粒子的能量、方向和电荷,并对粒子进行鉴别,从而探测出暗物质粒子的存在。   这四个“火眼金睛”上,凝聚了众多中国独有的高新技术。以BGO量能器为例,这一精密结构出自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由308根BGO晶体和光电倍增管构成。BGO晶体是一种能够与暗物质粒子可能的湮灭产物作用的直接媒介,如果把BGO量能器比作“悟空”的“眼睛”,那么,BGO晶体就是它的“视网膜”。   这个“视网膜”结构极为精密,由308根25厘米×25厘米×60厘米的BGO晶体组成,作为BGO量能器的唯一候选探测材料,这种尺寸晶体的研制和量产是BGO量能器乃至卫星系统研制成功的基本前提之一。此前,国际上已知最长的BGO晶体仅为40厘米。更长尺寸BGO晶体的生长是对晶体制备科学和技术的全新挑战,不少业内专家甚至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挑战并实现这一“不可能任务”,从2011年6月起,上海硅酸盐所的BGO研究组就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600mm长BGO晶体的制备科学与技术研究。此后两年,在经历不断的研究、实验、失败、再研究后,科研人员最终成功实现了60厘米长晶体的制备与量产,使上海硅酸盐所成为全球能研制并量产该长度BGO晶体的唯一供应商,并保持着生长BGO晶体长度的世界纪录。   借助BGO量能器、塑闪阵列探测器、硅阵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