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水贝藻养殖碳汇潜力的评估研究.docVIP

中国海水贝藻养殖碳汇潜力的评估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海水贝藻养殖碳汇潜力的评估研究.doc

中国海水贝藻养殖碳汇潜力的评估研究   摘要 通过浅海贝类和大型藻类的养殖,可以吸取水体中的碳,从而提高海水养殖的碳汇潜力。依据渔业部门的统计数据及前期研究成果,采用物质守恒定律,对我国海水养殖的贝类和藻类的碳汇作用进行了估算。以2007年我国贝藻养殖的CO2吸收量为基数,并根据我国2007―2013年的贝藻养殖产量的增长趋势,趋势外推得到2016―2025年的贝藻养殖产量。结果表明,2025年我国贝藻养殖可以吸收606.171万t CO2,经济价值相当于9.1亿~36.4亿美元。因此,海水养殖具有非常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海水养殖;碳汇潜力;浅海贝类;大型藻类;评估;中国   中图分类号 S9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226-03   Abstract Through the shallow sea shellfish and macroalgae of mariculture,the carbon in the water was obtained,and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marine culture was improved.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fishery department and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research,the carbon sink function of shellfish and algae in the sea water were estimated by 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tter. As the base of CO2 absorption amount in 2007 with the shellfish algae,and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trend of the production of shellfish algae during 2007―2013 in China,trend extrapolation was employed to obtain the production of shellfish algae in 2016―2025.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6.061 71 million tons CO2 of shellfish culture could be absorbed in 2025,equivalent to the economic value of 0.91~3.64 billion dollars. Therefore,mariculture has very large social benefits,ecological benefi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s mariculture;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shallow sea shellfish;macroalgae;assessment;China   水产养殖生产参与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浅海贝类和藻类养殖直接或间接地使用了大量的海洋碳,通过养殖贝藻的收获,大量的碳直接从海水中移出,大大提高了浅海生态系统吸收大气CO2的能力,从而体现出水产养殖的碳汇作用。但是贝壳中的碳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循环到大气中[1]。我国是一个海水养殖发达的国家,养殖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以贝藻养殖为主,根据《中国渔业年鉴》提供的数据,2007年的海水养殖产量中贝类产量约占总产量的76.02%,主要的养殖种类为牡蛎、蛤类、扇贝和贻贝等。大型藻类约占10.37%,主要的养殖种类为海带、紫菜、裙带菜、江蓠等。二者相加占了我国海水养殖产量的86%。2008年和2009年贝、藻产量分别占了我国海水养殖产量的85.6%和85.3%[2-7]。   目前,对于我国水产养殖碳汇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根据《中国渔业年鉴》提供的数据和有关的文献报道,采用物质守恒定律,对我国海水养殖的贝类和藻类的碳吸收进行了估算,为我国水产养殖的碳汇研究统计提供数据支持[8-13]。   1 研究方法   1.1 碳汇作用的估算方法   1.1.1 藻类养殖的碳汇估算方法。一方面,通过光合作用,大型藻类将海水中的溶解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另一方面,从吸收海水中溶解的营养盐,使得表层水的碱度升高,从2个方面降低水体中CO2分压,促进大气CO2向海水中扩散。   大型海藻碳含量(干重)为20%~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