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催吐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9章催吐药

第十九章 涌吐药 凡以促使呕吐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涌吐药,又称催吐药。 药名 性味 功效 临床应用 常山 鸡骨常山红花岩托(云南);白虎木、红辣椒(广西);【注意】忌酸、冷、孕妇忌服。用于痰饮停聚,胸膈痞塞。有催吐副作用,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 瓜蒂 苦寒;有毒,脾胃 内服涌吐 热痰、宿食外用研末吹鼻,引去湿热 ①热痰,宿食。 ②湿热黄疸,湿家头痛。 注意体虚、失血及上部无实邪者忌服。 《伤寒论》:诸亡血、虚家,不可与。 《本草衍义补遗》:胃弱者勿用。病后,产后宜深戒之。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1、口服法:取未成熟的甜瓜蒂6克(干品),装入小口瓶内,加开水100毫升,浸10分钟后加热,待瓶口微微出气约3~4分钟,即将瓶口塞紧;10天后取出过滤3~4次,经高压灭菌3~4小时(借 以减少副作用)后始可服用。每日2~3次食后服,10个月至3岁小儿每次1毫升,4~12岁2毫升,成人5毫升。或用生瓜蒂50克,玄胡650克,公丁香350克,共研细末,加入白糖350克,淀粉200克,葡萄糖500克,混合制成蜜丸(每丸含瓜蒂25毫克)。日服2次,每次半丸。小儿酌减。 2、鼻腔吸入法:将在7、8月间剪下之瓜蒂把阴干,用文火焙黄,研粉分包,每包0.1~0.15克。用时取1包分成4~6等分,于晨起空腹时每隔20~30分钟从两鼻孔各吸入一等分,经40分钟至1小时许鼻腔便流出黄色分泌液,每隔5~7天(视体质情况)用l包,4包为一疗程。吸入深度以至中鼻道为宜;如吸得过深,会引起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个别还可能产生发热。吸药时宜取俯卧、侧卧或坐位。临床共治151例,除年老体弱及小儿单用瓜蒂液或丸口服外,其余均并用鼻腔吸入法;重症患者加用其它中药、静脉输液等。结果治愈(症状消失,肝脾回缩至正常或稳定,肝功能复查2次完全恢复正常)者占93.33%,好转(症状明显减轻,肝功能好转)者占6.67%。平均治愈日数34.77天。普遍在吸药1~2次后食欲增进,黄疸消退;一般吸药3~5次(平均3.17次)即可治愈,计:食欲增加平均6.43天,肝脾回缩正常23.29天,肝功能恢复正常(黄疸指数11.88天,转氨酶及其它项目25.63天),副作用:吸入后鼻粘膜易干燥,有时可引起少量鼻血,另有单用瓜蒂液口服观察103例,结果在10天内治愈昔占46.6%,15天内治愈者达92.2%;肝肿恢复至肋缘下1.5厘米以内,在30天内者占35.92%,在40天内者占97.09%;黄疸在5天内消失者占70.87%,10天内消失者为95.14%;尿三胆试验阳性及肝功能异常的病例,治疗后全部恢复正常。追踪观察1~2年未发现肝硬化或死亡病例。治疗中未见副作用。 根及根茎入药,1、用于中风,癫痫,喉痹2、用于疥癣秃疮。根及根茎入药,能催吐、祛痰、杀虫,主治中风痰壅、癫痫、喉痹等;外用治疥癣、恶疮、杀虫蛆。 用药禁忌 体虚气弱及孕妇忌服。《本草从新》:服之令人烦闷吐逆,大损津液,虚者慎。《本草经集注》:黄连为之使;反细李、芍药、五参,恶大黄。 《纲目》:畏葱白。服之吐不止,钦葱汤即止。 《纲目》:哕逆用吐药,亦反胃用吐法去痰积之义。吐药不一,常山吐疟痰,瓜蒂吐热痰,乌附尖吐湿痰,莱菔子吐气痰,藜芦则吐风痰也。《本草经疏》:藜芦,《本经》主蛊毒、咳逆及《别录》疗哕逆、喉痹不通者,皆取其宣壅导滞之力。苦为涌剂,故能使邪气痰热,胸脯部分之病,悉皆吐出也。辛能散结,故主鼻中息肉,苦能泄热杀虫,故主泄痢肠,头疡,疥瘙,杀诸虫毒也。疮疡皆湿热所生,湿热不去,则肌肉溃烂,苦寒能泻湿热,则马刀,恶疮,烂淹,死肌皆愈也。味至苦,入口即吐,故不入汤。藜芦辛苦有大毒,服一匕则令人胸中烦闷,吐逆不止,凡脑中有痰次,或中蛊毒恶气者,止可借其上涌宣吐之力,获效一时,设病非关是证者,切匆沾唇,徒令人闷乱吐逆不止,亏损律液也。 《本经》:主蛊毒,咳逆,泄痢,肠游,头疡,疥瘤,恶疮,杀谐虫毒,去死肌。 《别录》:疗哕逆,喉痹不通,鼻中息肉,马刀,烂疮。 《药性论》:主上气,去积年脓血泄痢。治恶风疮、疥癣、头秃,杀虫。 《本草图经》:大吐上隔风涎,暗风痫病,小儿助。用钱匕一字则恶吐人,又用通顶,令人嚏。 《四川武隆药植图志》:治毒蛇咬伤及杀虫用。 治诸风痰饮: 藜芦十分,郁金一分,为末。每以一字,温浆水一盏,各服探吐。(《经验方》)治中风不语,喉中如曳锯声,口中涎沫: 藜芦一分,天南星一个(去浮皮,于脐子上陷一个坑子,纳入陈醋二橡斗子,四面用火逼令黄色)。同一处捣,再研极细,用生面为丸,如赤豆大,每服三丸,温酒下。(《经验后方》) 治头痛不可忍:藜芦一茎,暴干,捣罗为散,八麝香麻子许,研匀吹鼻中。(《圣济总录》吹鼻麝香散) 治头痛鼻塞脑闷:黎芦(研)半两,黄连(去须)三分。上二味,捣研为散,每用少许,入鼻中。(《圣济总录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