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周朝诸侯晋国历代君主传.doc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周朝诸侯晋国历代君主传

晋国 (前11世纪——前349年) 周代诸侯国名,原名唐,在今山西省。到前403年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晋国被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家。晋国国都为唐(今山西翼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 西周初,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叔虞子改称晋,后曾迁都于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马)等地。自唐叔虞之后,父子相继,历晋侯燮父、武侯宁族、成侯服人、厉侯福、靖侯宜臼,这几代记载缺失,没有年代和史事可据。晋文侯拥戴平王东迁洛邑,并杀死携王,为东周的缔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奖赏。 春秋初,晋国的分裂局面长达六十余年。从晋昭侯元年(前745年)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到晋侯缗二十八年(前679年)曲沃武公正式受命为晋侯,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武公之子献公(前676年—前651年在位)大力扩张,曾伐灭耿、霍、魏、虞、虢等国,并战胜骊戎、赤狄等族。其后因争夺君位,晋国发生短期内乱,但到文公(前636年—前628年在位)即开创霸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大会诸侯,被周襄王正式赐命为霸主。以后象秦、齐这样的大国都无法与之对抗。能长期和晋较量的只有楚,但双方互有胜负,形成两强更迭把持中原霸权的局面。春秋初年,受封于曲沃的公子成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夺得君位。献公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对同姓公族采取杀戮和放逐的策略,导致从此晋国政治无公族势力的独特局面。献公起用异姓大臣为辅佐。灵公时,赵盾杀君更立他人,开晋大臣专权的先例。以后,各异姓大臣的势力愈来愈大。厉公(前580年—前573年在位)为加强公室、削弱强臣,曾利用大臣间的矛盾诛灭掌权的异姓大臣,但接着自己也被另两家大臣栾氏、中行氏所杀。悼公时(前572年—前558年在位)君权曾有所加强,但也未能扭转局势。昭公(前531年—前526年在位)以后,晋国形成强大的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卿,公室已不复成为重要力量,六卿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激烈。定公时(前511年—前475年在位)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又共灭智氏,三分其地,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烈公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静公二年(前349年),韩、赵两国杀晋公分其地,晋国灭亡。 晋国是一个奴隶制的诸侯国家。晋国的传统基础产业是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也相当发达。晋国尊崇巫术。巫术是当时普遍的社会信仰,先后产生了史佚、史苏、郭偃、辛廖等卜筮大家。晋史谓之《晋乘》,是晋国载事之书。晋国使用的乐器为“八音”,在天文历法方面使用的夏历。 【唐叔虞】晋国的开国君主,又称晋唐叔虞,名虞,字叔,又字子于。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是韩姓、唐姓的血缘祖先。桐叶封弟“桐叶封弟”的佳话流传千古。故事的大意是成王年幼,有一天他和弟弟叔虞一起游戏时,将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的形状交给了弟弟:“我就用这个来分封你吧。”之后,周成王把唐封给了叔虞。周天子给叔虞所规定的施政纲领,准许叔虞因地制宜,从唐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自己的封地内实行一套有别于周、鲁、齐、卫等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维护夏代以来传统的政治制度和风俗习惯,暂不实行周公制定的那一套新的礼乐制度;按照戎狄的生活惯例分配牧地,暂不实行周朝的井田制。叔虞来到唐都翼(即今山西翼城县西24公里处),开始统治这个方圆不过百十里的小国。他按照“启以夏正、疆以戎索”的既定国策,鼓励民众发展农牧业生产,兴办水利,使唐国民众逐步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唐国附近原有的许多戎狄部落,也都先后归附了叔虞。这样,唐国的疆土日渐扩大,在邻国中的威望也就越来越高了。数年之后,叔虞治理唐国其政绩已是斐然可观。田地上麦谷植株高大丰硕,处处呈现一派丰收景象。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叔虞进献嘉禾,成王与周公转相馈赠,并为之赋诗唱和以颂祷志庆,表示了对叔虞治唐的充分肯定和嘉许。作为晋国立国创业的始祖,作为三晋文化的开创者,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后人为了奉祀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父晋国的第二任统治者,名燮或燮父,为唐叔虞之子。 迁唐于晋,奠定基业 在父亲去世后继位,在位期间改国号唐为晋。晋侯燮和齐国第二代君主齐丁公、卫国第二代君主卫康伯以及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共事周康王。周康王分此三位诸侯以珍宝之器。而同事周康王的楚君熊绎却无分。曾经参与昭王末年的薄伐荆楚之事。出土于晋侯燮父墓地的青铜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头微昂,圆睛凝视,高冠直立。禽体丰满,两翼上卷。艺术精品晋国的第三任统治者。铭文作曼期、曼旗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南的晋侯墓地晋侯燮之位,在位时迁都于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