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杂交晚稻A优442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doc
杂交晚稻A优442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杂交晚稻新组合A优442的主要特征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技术,其要点为适时播种与培育壮秧、及时移栽与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与科学管水、病虫害防治、适时收割。
关键词 杂交晚稻;A优442;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040-01
A优442是湖北省黄冈市农科院用自育不育系A4A与自育恢复系R442杂交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新品种。2013―2014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不仅产量较高,而且米质主要理化指标达到优质稻谷质量标准。2015年1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2015016)。
1 主要特征特性
1.1 农艺及经济性状
A优442属中熟籼型晚稻品种。株型、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少量茎节外露。剑叶较宽、长、直立,叶鞘紫色。穗层较整齐,中等偏大穗,着粒均匀。谷粒长形,稃尖紫色,少量谷粒有短顶芒。后期熟相较好。区域试验中有效穗数304.5万穗/hm2,株高99.3 cm,穗长23.9 cm,穗总粒数147.8粒,穗实粒数118.2粒,结实率80.0%,千粒重26.64 g。全生育期114.1 d,比金优207短3.0 d。病害鉴定为稻瘟病综合指数4.2,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感稻瘟病;白叶枯病7级,感白叶枯病。
恢复系R442:分蘖力强,株型适中,剑叶挺直,茎秆较粗壮,株高87 cm左右,穗型为马尾型,着粒密度中等,中等偏大穗。谷粒长型,少量谷粒有短顶芒,千粒重适中,穗层整齐。
不育系A4A:株型紧凑,叶色浓绿,叶鞘及稃尖紫色,分蘖力强,剑叶挺直,叶片反转,株高55~60 cm,穗长16 cm,穗总粒数90粒。谷粒长粒型,无芒,千粒重22 g,穗层整齐。柱头发达,外露率90%,不育度99.99%,异交结实率45%,有包颈,包颈度41.5%,苞内粒率20%左右,对九二○敏感。
1.2 产量表现
2013―2014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8 128.8 kg/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3.0%。其中,2013年7 682.85 kg/hm2,比金优207增产1.32%;2014年8 574.75 kg/hm2,比金优207增产4.58%。2012年黄冈市梅家墩试验农场晚稻联合品比中产量9 244.5 kg/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5.5%;生育期113 d,与对照金优207相当。
1.3 稻米品质
A优442通过2年区域试验稻米品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综合评价结果为出糙率81.1%,整精米率63.5%,垩白粒率37%,垩白度12.6%,直链淀粉含量21.2%,胶稠度40 mm,长宽比3.3。
1.4 抗性
病害鉴定为稻瘟病综合指数4.2,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感稻瘟病;白叶枯病7级,感白叶枯病。
2 栽培技术
2.1 浸种催芽
浸种前晒种1~2 d,采取三起三落浸种催芽法催芽。浸种时可选用杀菌药剂消毒(50%多菌灵粉剂或强氯精150倍液稀释等)。浸种时水量要充足,待谷芽催至半粒谷长时正合适,播种前需炼芽(将谷芽平摊)1 d,有利于提高谷芽成苗率。
2.2 适时播种,培育带蘖壮秧
在湖北省以6月18―23日播种为宜。俗话说“秧好谷一半”。基础工作做好,利于高产。培育带蘖壮秧也是水稻高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平整秧田,秧厢宽1.8~2.0 m,厢面要平整不能有“水窝”类型的积水。秧田播种量187.5 kg/hm2(大田用种量22.5 kg/hm2),按1.8 m厢宽、27 m厢长播1 kg种,播种时要做到稀播匀播。秧田底肥用复合肥375 kg/hm2。1叶1心时喷多效唑3 kg/hm2,可矮化秧苗,促进分蘖,兼具防杂草的作用。1叶前厢沟半沟水,厢面保持湿润,提高成秧率,1叶后浅水促分蘖。秧苗在2叶1心、3叶1心时各追施尿素75 kg/hm2。移栽前10 d可适当用秧田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秧龄控制在30 d左右,移栽时每粒谷苗带2个分蘖苗为最好。秧苗在生长时要注意稻蓟马的危害[1-2]。
2.3 及时移栽,合理密植
秧龄不超过30 d。株行距16.7 cm×20.0 cm或16.7 cm×23.3 cm,每穴插2粒谷苗。移栽后5~7 d,灌水3 cm深,深水返青(活苗),浅水分蘖[3]。
2.4 合理施肥,科学管水
合理施肥也是高产栽培的重要因素。俗话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大田应重施底肥,其中底肥占70%左右,追肥占30%~40%,施纯N 165~180 kg/hm2、氯化钾112.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春小麦38号栽培技术.doc
- 新沂,构建全域电商体系.doc
- 新生军训工作中辅导员职责与角色定位.doc
- 新生?大变焦DC现状与未来思索.doc
- 新的性价比标杆.doc
- 新能源发电制氢储能技术探究.doc
- 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障碍及对策.doc
-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障碍及解决策略探讨.doc
- 新能源混合动力发动机试验中的常见问题分析.doc
- 新西兰《婴儿和幼儿:自信交流、勇敢探索》报告述评.doc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897.1-2025医用气体压力调节器 第1部分:压力调节器和带有流量计的压力调节器.pdf
- 《GB/T 45897.1-2025医用气体压力调节器 第1部分:压力调节器和带有流量计的压力调节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897.2-2025医用气体压力调节器 第2部分:汇流排压力调节器和管道压力调节器.pdf
- 《GB/T 45897.2-2025医用气体压力调节器 第2部分:汇流排压力调节器和管道压力调节器》.pdf
- GB/T 45897.2-2025医用气体压力调节器 第2部分:汇流排压力调节器和管道压力调节器.pdf
- 《GB/T 45305.2-2025声学 建筑构件隔声的实验室测量 第2部分:空气声隔声测量》.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05.2-2025声学 建筑构件隔声的实验室测量 第2部分:空气声隔声测量.pdf
- GB/T 45305.2-2025声学 建筑构件隔声的实验室测量 第2部分:空气声隔声测量.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33.2-2025旋转电机 绕组绝缘 第2部分:定子绕组绝缘在线局部放电测量.pdf
- GB/T 20833.2-2025旋转电机 绕组绝缘 第2部分:定子绕组绝缘在线局部放电测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