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棉花三系杂交制种栽培技术总结.doc
棉花三系杂交制种栽培技术总结
摘要:从2011年起连续4年用抗虫丰产、高衣分、大铃、抗黄萎病等4类优良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对引进的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行转育和选育,提高了原有不育系和恢复系的抗虫性、抗病性、品质及产量。目前改良不育系的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是100%,恢复系的恢复率也达到100%,4类优良品种可以认定为保持系,实现了三系配套。根据棉花三系生长发育规律,通过连续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关键性的三系杂交制种栽培管理技术,为大面积制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不育系;恢复系;杂交制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1-0039-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1.012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间杂交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但该制种方法在一些方面有局限性,阻碍了中国杂交棉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理论上利用胞质不育系进行三系配套法生产F1代棉花杂交种应该是一条最为简捷有效的途径。2011年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从中国农业大学引进哈克尼西棉胞质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恢复系,该材料由于育性分离、育性恢复不完全、亲本农艺性状差等原因,难以在生产上直接利用,必须对其进行遗传改良,才能进行合理的应用[1]。从2011年起,每年用抗虫丰产、高衣分、大铃、抗黄萎病等4类优良品种对该不育系及其恢复系进行转育和选育,经过连续4年计5代回交,提高了原有不育系和恢复系的抗虫性、抗病性、品质及产量。目前不育系的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是100%,恢复系的恢复率也达到100%,4类优良品种可以认定为保持系,实现了三系配套。根据棉花三系生长发育规律,通过连续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关键性的三系杂交制种栽培管理技术,为大面积制种提供可靠性的参考依据。
1 播种前的准备
1.1 胞质不育系、恢复系的选择
胞质不育系做母本,应选择不育株率和不育度为100%且配合力高的不育系;胞质不育恢复系做父本,应选择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结铃性强、育性好、花粉量大、具有强恢复基因且恢复率达100%、配合力高的恢复系[2]。母本、父本种子确认正确无误后,认真精选,留下饱满、健壮的种子,选择晴天,将所有种子晾晒2~3 d,每天翻动1~2次,以促进种子呼吸,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同时晾晒还具有灭菌和防虫的作用。
1.2 三系制种大田的选择
制种大田宜选在地势平坦、肥力中上等、具备灌排水条件、枯黄萎病较轻、隔离带在1 000 m以上的地块。冬前进行深翻冬凌。
1.3 苗床的选择
在制种大田附近选择背风向阳处做苗床,最好在大田内田埂边做育苗地,既可以省去移栽时搬钵运钵劳力,也可减少搬钵运钵时破损死苗,提高成活率。
1.4 苗床规格
一般厢宽1.2 m(不含沟),厢长不超过20 m,厢深不超过10 cm,以南北走向开好厢沟、腰沟、排水沟。排水沟深15 cm,宽40 cm,以利于排水降渍[3]。
1.5 营养土的配制
选择苗床旁边土壤做营养钵底土,同时配30%的腐熟土杂肥,先把底土和土杂肥混合后翻开,做成长厢,然后在厢面撒一层洋丰牌农嘉乐复合肥(N、P5O2、K2O含量均≥15%),再在长厢上泼一薄层稀人畜粪,充分翻拌使肥力均匀,在厢上打垄,便于打钵。
1.6 营养钵的制作
制钵前1 d,用800~1 000倍多菌灵稀释液喷钵土,结合洒水拌匀营养土,清除杂草。不能现浇水现做钵,以免破坏土壤结构和影响制钵操作。做钵前检查营养土的湿度,营养土以手捏成团,齐胸落地即散为宜。一般需制钵39 000~46 500个/hm2。做钵时,用力要均匀,尽量使钵体高矮一致,便于以后盖子时土层深浅一致。做钵从苗床的一端开始,在排钵前,先把苗床地面铲平并撒一层黄沙和呋喃丹,以利于防治地下害虫和起苗。每行排20个,最好错开排钵,以减少钵与钵之间的空隙,最后用旧塑料薄膜盖好保湿。
2 播种与苗床管理
2.1 精细适时播种
长江流域和湖北省棉区适宜4月中旬、下旬抢晴播种。一般育苗移栽需不育系种子(母本)7 500 g/hm2左右,恢复系种子(父本)1 125 g/hm2左右。
2.1.1 钵面消毒 播种前苗床浇足底水以利于出苗,采用泼水或水管灌水的方法,浇到钵眼里积水为宜。然后用800~1 000倍多菌灵稀释液喷施钵面进行消毒。
2.1.2 播种 播前用开水温汤浸种,并用多菌灵800倍稀释液拌种,每钵2~3粒健壮子粒点播(小头朝下),用手指轻轻按入穴内,然后用细土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