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经典阅读课程论文(设计)读《孝经》有感.docVIP

人文经典阅读课程论文(设计)读《孝经》有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文经典阅读课程论文 (设计) 题目:读《孝经》有感 姓名:邱艳红 学号:20131505004 所在学院:经贸学院 年级专业:税收1303 指导老师:何光顺 职称:教授 完成时间:2015年7月3日 人文经典阅读课程论文(设计) 读《孝经》有感 邱艳红 经贸学院 税收1303 摘 要: 关于学生个人对于《孝经》的解读,以及对生活中与父母关系的感悟。 关键词:孝经;孝顺 读《孝经》有感 孝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经》云: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五刑所属的犯罪条例有三千之多,其中没有比不孝的罪过更大的了。用武力胁迫君主的人,是眼中没有君主的存在;诽谤圣人的人,是眼中没有法纪;对行孝的人有非议、不恭敬,是眼中没有父母双亲的存在。这三种人的行径,乃是天下大乱的根源所在。” 父母子女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之中最简单的关系,也是最基本的关系。如果一人不孝,连最基本的血缘关系都弃之不顾,那他谈何以治天下,如何平民心?缺乏这种对血缘关系的最基本的理解,也难以理解其他人的感受,更加缺乏对生命的理解和认同,也是一切罪恶的源头。这种对于亲情的理解,古今中外,都型意一致,成为了共识。 个人认为人类的生理构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成就。自人出生以来,身上就流传着父母的血液,让他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会有着密切的不可切割的联系。这骨子里流淌的血液,不因一时的隔阂而让父母子女疏远,也不会让人出生后感觉孤独无依。 我深爱我的父母,这种爱难以用言语来形容。随着年岁的逐渐增长,经历了青春的懵懂和无知,对于子女和父母的关系也会逐渐产生新的认识。父母的年岁增长,对于老去逐渐缺乏安全感,对于子女的行为举止会更加敏感。我时常在想:如何能够维系父母子女之间亲密依赖关系?越是思考,越是迷惑,越是不安。故此,借《孝经》来一解难题。 《孝经》中,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解释: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於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於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麽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古人对于孝道总是有着具体而有实际意义的建议。爱惜自己的身体是施孝道的根本。身体不仅是自己的,更是父母。父母对于我们的成长付出极大的努力,呵护我们的身心,如同浇灌树苗一般精心。只有爱惜自己的身体,才能够为孝敬父母打下基础,才能成为父母年迈时候的依靠,而不是拖累。遵循仁义道德,在自己的人生中有所建树,不让父母蒙羞,让他们可以享受来自儿女的护庇和敬意,身心健康愉悦,这是孝德根本。而这种人生的建树应该以效力国家,建功立业,造福社会为目标,才是真正的成就。 而除了对孝道的总体阐述之外,我们应该如何将孝道贯彻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之中呢?《孝经》中提及: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解释: 孔子说∶“孝子对父母亲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竭尽对父母的恭敬,在饮食生活的奉养时,要保持和悦愉快的心情去服事;父母生了病,要带著忧虑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尽悲哀之情料理后事∶对先人的祭杞,要严肃对待∶礼法不乱。这五方面做得完备周到了,方可称为对父母尽到了子女的责任。侍奉父母双亲,要身居高位而不骄傲蛮横,身居下层而不为非作乱,在民众中间和顺相处、不与人争斗。身居高位而骄傲自大者势必要遭致灭亡,在下层而为非作乱者免不了遭受刑法,在民众中争斗则会引起相互残杀。这骄、乱、争三项恶事不戒除,即便对父母天天用牛羊猪三牲的肉食尽心奉养,也还是不孝之人啊。”) 《孝经》中这一理念灌输给我们了。类似于“报喜不报忧”“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而且作为尚在读书阶段的我们,对于父母的物质生活上,我们确实不能够满足他们,还可能是他们的负担。而我们能做的,除了努力提高自身的价值之外,还应该发展和成熟我们的心智尽量从心理上减轻父母的负担,让父母感受得到我们的成长,减少担忧。在家中,极尽孝道,在社会中,我们更应该表现得成熟。首先,很多时候,我们在社会中的表现很大一部分是体现了我们家庭的教养,代表了父母的颜面。其次,如果不能与社会和谐相处,处处和他们树敌,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