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纺织纤维素酶
纺织用纤维素酶
纺织用纤维素酶|纺织纤维素酶|水洗用纤维素酶详细介绍
简述
本品是由本公司采用微生物深层纯种发酵、精制而成。用于棉织物或含纤维素织物的除毛抛光整理以及牛仔服装的返旧整理。
性状
外 观:黄褐色液体
组 成:纤维素酶、稳定剂、抗菌剂等
溶解性:与水混溶
使用
除工业水洗机外,本品也非常适用于溢流喷射染色机
推荐用量:0.5%—1.5%
浴 比:1:4—1:10
温 度:50—60℃(55℃为最佳)
PH 值:4.0-5.5(4.5-5.0为最佳)
酶的灭活:用碳酸钠溶液将PH调至9.0-9.5,同时升温至65-80℃,至少保持10-15分钟
应用:
棉织物在染整加工中,织物表面绒毛可通过烧毛工序去除,但由于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织物要受到机械及织物间的摩擦作用,又将会导致织物表面起毛,可见利用烧毛方法来去除织物绒毛并不持久。近年来,随着酶技术发展,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棉织物的生物酶抛光整理也颇受关注。实验证明,经生物酶处理的棉织物表面光洁且具有可持久性,一般认为生物抛光整理持久性的原因在于纤维素酶的表面作用,使纤维表面原纤弱化,即使洗涤时纤维表面形成绒毛,也会很快脱离织物表面,使织物表面不会形成持久的绒毛,更不可能形成绒球[4-5]。?本文以纯棉织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一条相对优化、成熟的棉织物生物酶抛光的工艺路线并分析其处理效果。
1 试验部分
1.1试验材料和仪器试验材料:纯棉布(29 tex×29 tex 236/10 cm×236/10 cm,市售,已退浆),纤维素酶(杭州多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0000 U/mL),渗透剂JFC,醋酸,醋酸钠等。
试验仪器:HD026N+电子织物强力仪(南通宏大实验仪器有限公司),M506一织物动态悬垂性风格测试仪(青岛山纺仪器有限公司,6 r/min),XH-KG55C型恒温振荡水浴锅(南通宝来纺织设备有限公司),YG871型毛细管效应测定仪(南通三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天平(精度0,001 g),YG777型全自动通风式快速恒温烘箱(南通三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
1.2试验内容抛光工艺:纤维素酶整理溶液(0.5%、1.0%、2.0%、3.0%、4.0%,o.w.f.浴比10:1)pH 值调节(4.0、4.5、5.0、5.5、6.0,醋酸一醋酸钠配制缓冲溶液) 温度调节(30、40、50、60、70) →时间调节(20 min、30 min、40 min、50 min) 取出织物酶失活(80热水冲洗10 min)105℃烘至恒重称重测试织物性能
1.3测试内容及方法1.3.1 减量率将原布及处理后试样放入YG777型全自动通风式快速恒温烘箱中于105下,烘至恒重,称重。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减量率:减量率(%)=[(m1一m2)/m1]×100%,式中,m1为处理前试样的质量;m2为处理后试样的质量。
1.3.2 断裂强力采用GB/T3923.1--1997标准在HD026N+电子织物强力仪上测定织物断裂强力。按以下公式计算断裂强力损失率:强力损失率(%)=[(F1一F2)/F1]×100%,式中,F1为处理前试样的断裂强力;F2为处理后试样的断裂强力。
1.3.3毛细管效应将干燥平衡后(65%±2%RH,20_+2)的试样在YG87l型毛细管效应测定仪上测试,记录水在30min内沿织物上升的高度。以cm为单位,若液面参差不齐,取最低点。
1.3.4 悬垂系数采用FZ/T01045-1996标准在M506一织物动态悬垂性风格测试仪上测定。
2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酶的用量对抛光效果的影响用0.5%、1.0%、2.0%、3.0%、4.0%(o.w.f)纤维素酶整理液,在浴比1:10,pH值5.0(醋酸一醋酸钠缓冲溶液),温度50 下对织物处理30 min,处理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用量的酶处理后,织物减量率、断裂强力、毛细效应和悬垂系数的表现不同,随着酶的用量增大,减量率、强力损失率逐渐增加,而悬垂系数逐渐减小。在织物的毛细效应方面,也有一定的改善,原因在于纤维素酶在水解纤维的同时,使部分疏水性杂质脱离织物,从而提高了织物的毛细效应。当酶的用量达到2.0%以上,织物毛细效应的变化规律不再明显。
从织物表面来看,酶的用量达到3.0%时。绒毛大部分被去除,织物获得较好的手感,此时的抛光效果较好。原因在于绒毛的比表面积较大,酶的水解作用明显,另外织物上的纤维也受到酶的水解作用而变细,导致弯曲刚度变小。从而织物的结构也变得稀疏,织物的柔软性得到明显改善,但同时也造成了织物强力下降。当酶的用量达到4.0%时,织物的断裂强力损失率达11.2%,对于采用生物抛光技术来说,织物的强力不宜超过10%,否则将大大降低织物的服用性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北方典型地区农用地膜污染现状调查及其防治策略.pdf VIP
- 农用地膜的应用趋势及残膜污染防控对策研究.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磨机衬板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云南宁永高速公路项目白马隧道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docx
-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核心制度汇编(广州市卫健委 2023年10月修订版).docx VIP
- 《GB/T 192-2025普通螺纹 牙型》.pdf
- 农用地膜的应用与污染防治(严昌荣,何文清,梅旭荣等编著)PPT模板.pptx
- 特别的人 方大同 高清钢琴谱五线谱.docx VIP
-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11-16).pdf VIP
- 2025上半年高级软件水平考试《系统架构设计师(综合知识)》真题及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