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练习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鉴赏练习题

诗词鉴赏练习2 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并州路 李宣远 ??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⑴“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一联,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3分) ⑵使征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3分) ?⑶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4分) 答案⑴傍晚。(1分)“吹角”是从听觉角度描写,“射雕还”是从视觉角度描写。(2分,每点1分) ⑵ 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孤城吹角,戍边生活凄凉;牛羊下山,引发征人乡思。(3分,每点1分) ⑶垂泪之时,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残酷;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4分,每点2分) 22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 (1)本诗是怎样以“倦夜”统摄全输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 (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倦”字。(1分)本诗前六句写景,通过对秋夜里的绿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绘,写出了月出到月落的过程,勾画出一幅清凉月夜图。透过这幅图,我们看到诗人一夜不曾合眼,含蓄道出了“倦”。(2分)尾联“空悲清夜徂”绾合了诗题“倦夜”。(1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 (2)前六句写诗人“倦夜”的情景,后两句告诉我们诗人“倦夜”的原因:“万事干戈里”。“万事干戈里”使得诗人“空悲清夜徂”。(2分)景情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安的担忧,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曹邺 获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 [注释]①一各蔓生植物。②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功成之后游于五湖。 ??? (1)诗歌描写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画面?通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 (2)诗的颔联和颈联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具体谈谈。 ?答案(1)作者生活在音乐高奏,欢乐宴饮的氛围当中;(2分)但他感到的是孤独惆怅(1分),向往的是远离尘嚣的安闲世界。(1分) (2)诗歌的颔联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1分),诗人用众人的享乐和君王的恩宠反衬自己的忧愁。(1分)诗歌的颈联用了融情入景(或拟人)的表现手法(1分),诗人用女萝的力弱来反映自己的身不由己,用梧桐的心孤来折射内心的伤感(1分) 24.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答题。 (8分)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微山亭赋韵 ???????????????????????????????????? 江 总 ①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岑 参 ②?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 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此诗写于南归途中。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 (1)这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都写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名称是???? ,第一首写了节日中???? 的习俗,第二首写了节日中????? 的习俗。(3分) ?(2)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同中有异,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依据是什么?(5分) ?答案(1)重阳节(1分)赏菊(1分)? 登高或饮酒(1分) ?江诗: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1分)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思归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1分)的情怀。岑诗:该诗是在长安沦陷时所作,故第三句有“遥怜”(1分)二字,表现了诗人面对故乡长安遭受战乱时的痛苦之情及收复失地(1分)的渴望。(文字通顺再给1分)13.(5分,只给一题评分。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漏.增字,则该空不给分) 2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 注释:①【疏箔】用芦苇或柱子编成的帘子,有缝隙可通风。 ???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 (2)诗的三、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简析。(4分) ?答案(1)首句从视觉角度描写了一幅海面辽阔,海浪拍岸,如云翻卷去而复回的壮美画面(2分,角度1分,画面1分);第二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一幅北风劲吹,雷声轰鸣,山雨欲来的雄浑景象。(2分,角度1分,画面1分) (2)暴风雨将要来临,按常理本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