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县瓜实蝇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技术.docVIP

长阳县瓜实蝇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阳县瓜实蝇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技术.doc

长阳县瓜实蝇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技术 摘要 长阳县瓜类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瓜实蝇危害日趋严重。简述了长阳县瓜实蝇的发生现状及生活习性,并介绍了7种常用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瓜实蝇;发生现状;生活习性;防治技术;湖北长阳 中图分类号 S43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156-01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山区、长江流域清江中下游,地跨东经110°21′~111°21′,北纬30°12′~30°46′,是闻名全国的蔬菜种植大县,现有蔬菜种植面积2.1万hm2,蔬菜年总产量51.3万t。近年来,为保证城镇人口的“菜篮子”,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政府部门加大了对蔬菜种植的帮扶力度,沿清江两岸和低海拔的乡镇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黄瓜、苦瓜、南瓜等种植面积已达到0.7万hm2,年产量近3万t。但由于品种较单一,瓜实蝇的危害日趋严重,部分农田损失率达10%,个别农田甚至绝收,每年损失约0.5万t。为了更有效地为各地防治工作提供参考,笔者现简单介绍瓜实蝇的危害和防控技术。 1 瓜实蝇的发生现状 长阳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夏热潮湿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气候独特。全县辖8个乡3个镇,154个村中95%的自然村适宜种植瓜类作物。2013年笔者通过对11个乡镇调查发现,低海拔地区和沿清江两岸河谷地带瓜实蝇发生较重,其中17个村发生面积100 hm2,占当地瓜类种植面积的12%。在鸭子口乡厚浪沱村二组一农户200 m2南瓜地被害瓜占20%。2014年5月下旬笔者在龙舟坪镇四冲一农户的100 m2苦瓜地调查,虫瓜占30%;7月上旬在同一田块调查,黄瓜虫瓜率达100%。 2 瓜实蝇生活习性 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ibitae),别名黄瓜实蝇、瓜小实蝇、瓜大实蝇、针蜂、瓜蛆。瓜实蝇为全变态害虫,生活史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虫态,主要以蛹在土中越冬。在6―8月各虫态历期为卵5~8 d,幼虫8~16 d,蛹8~11 d,成虫22~30 d。成虫体形似蜂,黄褐色,前胸左右及中、后胸有黄色的纵带纹,翅膜质透明,杂有暗褐色斑纹,腹背第4节以后,有黑色的纵带纹。卵细长形,一端稍尖,乳白色。幼虫蛆式,乳白色。蛹为围蛹,圆筒形,黄褐色。寄主作物主要是葫芦科植物,如瓜类、西番莲、辣椒、番石榴、洋桃、梨、番茄和豆类等80余种水果和蔬菜。为害瓜类,瓜实蝇的成虫先将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待幼虫孵化后立即在瓜内蛀食。受害的黄瓜、苦瓜先局部变黄,而后全瓜腐烂变臭或造成大量落瓜,刺伤处可见大量流胶,畸形下陷,果皮硬实,瓜味苦涩,失去食用价值[1-2]。 瓜实蝇是一种外来害虫,进入长阳县后,最先为害黄瓜、苦瓜、南瓜,现已开始大量为害冬瓜、丝瓜。1年发生5~6代。越冬羽化的成虫翌年4月开始活动产卵。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大棚蔬菜内为害黄瓜等瓜类作物,5月中下旬至6月初进入露地栽培的苦瓜、黄瓜种植田块,6―8月为危害高峰期。成虫白天活动,飞翔敏捷,但在夏天中午高温烈日时,常静伏于瓜棚或叶背等阴凉处,傍晚以后停息叶背,不活动。成虫产卵前,需要补充营养,对糖、酒、醋及芳香物质有趋性。雌虫产卵于嫩瓜内,每次产几粒至十余粒,每雌可产数十粒至百余粒,幼虫孵化后即在瓜内取食,将瓜蛀食成蜂窝状,以致腐烂、脱落。老熟幼虫在瓜落前或瓜落后弹跳落地,钻入表土层化蛹,通常在2~5 cm的表土层化蛹。 3 防治技术 3.1 改变种植方式,不搭桥梁田 长阳县城郊蔬菜大棚多以瓜类为主,每年3―4月大棚黄瓜、苦瓜等集中上市。露地栽培田块,瓜类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出苗,瓜类混作、连作,为瓜实蝇提供了丰富食料。少搭建桥梁田,改叶菜瓜类轮作,有利于防控瓜实蝇[3-4]。 3.2 及时捡瓜处理 瓜实蝇产卵后一般2周内幼虫老熟后爬出并入土化蛹。每7 d检查1次成熟瓜,将受害瓜用塑料袋密封扎紧1周后可将幼虫杀死。切不可弃瓜不收或当垃圾处理,应及时作深埋等处理。 3.3 套袋护瓜 在瓜果刚谢花、花瓣萎缩,幼瓜长到2 cm以上时进行套袋,用纸袋或透气塑料袋护瓜,以免瓜袋影响雌花受粉。果实套袋前必须喷1次农药,防治其他病虫,确保瓜果套袋后的质量。套瓜后要尽量把瓜放置于瓜棚阴凉处,避免其被阳光直射。方法是:袋子上端扎紧,下端留1~2个2 cm透气孔。套袋护瓜是瓜果免受瓜实蝇危害的一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3.4 诱杀成虫 瓜实蝇成虫具趋化性,喜食甜质花蜜。就地取材,利用当地丰富的南瓜或甘薯等作物与90%敌百虫晶体、香精油按400∶51比例调成糊状毒饵,直接涂于瓜棚竹篱上或挂诱杀瓶诱杀成虫。在诱杀瓶的中上部开2~3 cm的小孔,瓶内装糊状毒饵或90%敌百虫晶体10 g+红糖250 g对水500 mL配成的药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