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 津 农 学 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中文题目杀菌剂氟硅唑在梨上的残留动态的初步研究 学生姓名冯洋 洋 系 别农学系 飞 专业班级 2006级生物技术专业2班 的
指导老师 金红 郭永泽 的
开题时间 2009年6月6日 飞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梨大国。据2000年统计,栽培面积95.4万hm2,占世界梨树总面积的60.7%产量861.8万t,占世界梨树总产量的52.3%,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在国内其产量仅次于苹果、柑橘,位居第三[1]。发展梨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广大梨产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梨果品质参差不齐,质量安全令人担忧。果品质量问题,尤其是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不仅制约着我国果品的出口创汇,也日益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如何降低或减少农药的残留量,是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后,对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 MRL 的要求也随着提高。梨果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提高梨食用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实现梨的无公害生产与消费已成必然。
因此研究杀菌剂氟硅唑在鸭梨中的残留量,为进一步优化氟硅唑的安全使用准则,就显得更加具有必要性了。
二、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梨为世界五大水果之一,是我国传统的优势果树。我国梨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梨的黑星病 Venturia pirina Aderh. 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个梨产区,是危害梨树最卞要的病害之一[2.3],严重影响梨果的产量和品质。
梨黑星病 Venturia sp. 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分布广,在亚洲、欧洲、北美及澳大利亚等梨树产区均有发生,也是我国梨产区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病时期长,从落花期到果实成熟期均可发生。为害重,可侵染鳞片、叶片、叶柄、新稍、果实等绿色幼嫩组织,引起叶片早期脱落,果实畸形,降低梨的产量和品质,削弱树势,严重影响梨业生产。梨黑星病分布广、发生危害重,国内外对该病病原菌的形态、致病力、越冬、初侵染源、发病条件、发生规律及防治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有大量相关报道。
近十多年来大量使用多菌灵进行防治,目前梨黑星病病原菌己经明显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显著降低。研制和筛选新的农药品种成为生产上迫切需要的一项研究工作。为此,赵慧芹,田家莉,张玉星2005年对烯唑醇和氟硅唑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并以多菌灵作对照药剂,研究烯唑醇、氟硅唑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为梨产业化生产中黑星病的药剂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如下:
40%氟硅唑EC4000倍液对梨树果实黑星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好于40%氟硅唑EC8000倍液,40%氟硅唑EC8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与12.5%烯唑醇WP1500倍液相同,12.5%烯唑醇WP1500倍液的防治效果又显著好于12.5%烯唑醇WP3000倍液。2.5%烯唑醇WP1500~300040%氟硅唑EC4000~800080年代针对梨、葡萄及瓜类作物病害,开发完成的高效杀菌剂[4]。通用名为氟硅唑,Flusilazole,其它名称:福星 Nustar 等[5]。它属三嘧唑 Triazple 杀菌剂,在麦角异醇 Ergosterol 生物合成过程中能抑制14a甲基化的作用[6.7],对梨黑星病有特效。其纯品为无色结晶固体,熔点53℃蒸气压0.039mPa 25℃ 310℃以下稳定。毒性雄大鼠急性经口LD501110mg/kg,雌大鼠急性经中LD50674mg/kg。氟硅唑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真菌等有效,可用于防治果树多种病害防治。在防治梨黑星病时40%氟硅哇乳油推荐使用的稀释倍数为8000~100002次,我国规定梨的安全间隔期为21天[8],我国规定氟硅哇在梨全果中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为0.2 mg/kg[5.9],果皮中的最大允许残留量为0.5 mg/kg,果肉中为0.05 mg/kg[5]。
氟硅哇的残留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法[10.11]、液相色谱法[12.13],残留分析的样品有黄瓜和葡萄。
鉴于氟硅唑在鸭梨上防病的优异效果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此种杀菌剂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其在梨上使用后的残留降解动态变化规律,及研究与农药残留有关的主要影响因子与残留量水平的相关性。旨在对无公害果品梨的生产中此种杀菌剂的科学合理使用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进一步优化国家农药安全使用准则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三、主要参考文献
[1] 张玉星.果树栽培学各论:北方本 第三版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9.
[2] 王就光.蔬菜病虫防治及杂草防除[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288.
[3] 吕佩珂,李明远,吴锯文等.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292.
[4] 杜邦福星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