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的《短文两》表格式教案.doc

第二单元的《短文两》表格式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的《短文两》表格式教案

武威第十四中学 “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 编写时间: 2012年9月13日 学期总第17课时 修改时间: 年 月 日 学 科 语 文 授 课 时 间 设计者 王 喆 授 课 班 级 七(1、4) 教授者 王 喆 课 题 《短文两篇》(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三 维 目 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整体把握课文,反复朗读,读懂、领悟文章中心,感知内容。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2、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了解选材的典型性3、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能力目标 学会在散文中寻找中心句,并以此理解文章的主旨,理解行道树的喻意:无私奉献者。 情感目标 1、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行道树默默奉献的牺牲精神,正确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2、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教学重点 1、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2、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教学方法 朗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 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导入: 当我们每天早上乘坐公交车,或者骑在自行车上,或者舒适的坐在小轿车上,穿越在现代都市中的大街小巷的时候,能够吸引我们目光的,只能是一幢幢拔地而起,高耸云端的大厦,只能是那来来往往的名牌车辆,或者也只能是那些装修的富丽堂皇的宾馆、酒店、超市、商场和公园等等。而真正距离我们最近的,常常被我们视而不见的,就是那行道树。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台湾作家张晓风写的这篇散文《行道树》。看看究竟行道树为什么能吸引作者的目光。 三、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2、认读字词:读准加点字的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堕落 点缀 贪婪 冉冉 红灯酒绿 繁弦急管 牙龈 烟囱 四、整体感知 教师明确1:文中的行道树象征着无私奉献的人。文章的中心句出现在第三段:“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这个中心句写得非常含蓄,其中有几个点非常值得我们来深深的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基础上明确: (1)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的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总而言之,为人们的 二、资料交流 张晓风,1941年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著作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霜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 学生分段朗读 学生识记字词 1、学生默读思考合作解决两个问题:(1)文中的行道树象征着什么?(2)寻找文章的中心句。 2、再默读课文,并思考合作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1)“神圣的事业”指的是什么事业?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幸福而牺牲自己个人幸福的人所从事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 (2)因为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它们寂寞、孤独、苦熬。除此之外,行道树们还感到忧愁,因为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早已不珍惜清新了。 (3)它们为神圣的事业,为人们的幸福,承受着牺牲。他们有所经历,有所磨难,有所付出,最终,有所获得。这些获得就是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体验。 正是由于这些东西沉淀在了行道树的心中,深深地印在了它们的头脑中,所以它们在观察这个世界,思考各种问题的时候能够更有深度,更有远见。 教师过渡: 就像作者张晓风,他的深沉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这篇课文里,一般人在行道树面前视而不见,而他却能由此联想到生活中为人们的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人们,将他们的崇高精神与行道树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深沉,它能让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方面。 五、研讨赏析 教师提示1: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2 教师提示3:因为城市的人们已习惯于污浊,对环境污染已麻木不仁了,虽然行道树在努力制造着新鲜的空气,但毕竟心有余而力不足,改变不了大局,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六、写法探究 教师提示1: 采用了对比手法: 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 b.与人类的盲目和无知行为对比。 教师提示2: 托物言志,借助行道树的自白,来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教师鼓励学生回答交流 七、拓展延伸 教师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文档评论(0)

whem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