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病区护理查房 纪娜 病史汇报: 患者魏志华 , 女60岁 ,主因“气喘胸闷再发2天” 收住入院,由门诊拟“支气管哮喘”于2013-08-07收住入院。 护理查体: T:36.8℃ P:90次/分 R:18次/分 BP:135/80mmHg 神情,精神欠振,气喘不能平卧,胸闷,无咳嗽、咳痰,纳谷欠香,夜寐欠安,二便调。舌暗红苔薄黄腻,脉弦滑。 护理诊断: 1P气体交换受损与病人的气道炎症、通气功能障碍有关 2P睡眠型态紊乱 与病人呼吸困难、不能采取适当的卧位有关 3P自理缺陷与病人活动后呼吸困难加重有关。 5P语言沟通障碍与病人呼吸急促、不能正常用语言表达有关 6P焦虑与病人患病时间长、反复发作、不能根治有关。 护理目标: 患者住院期间生活护理得到满足,疼痛症状缓解。调畅情志,避免不良情志刺激和劳累。 【概说】 一、概念 喘证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喘剧不解,每可由喘至脱。 《说文·心部》:“喘,疾息也。”疾,快速之意;息,一呼一吸称息。疾息,指呼吸急促。又说:“息,喘也。”段玉裁注:“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 喘病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以致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严重者可由喘致脱出现喘脱之危重证候。 二、沿革 (一)、《黄帝内经》最早记载了喘的名称,有“喘息”、“喘呼”、“喘喝”、“喘咳”、 “上气”等称谓,同时阐明了喘证的病因有外感与内伤,如“暑”、“风热”、“水气”、 “虚邪贼风”(泛指外感六淫邪气)、“气有余”等,病机有虚有实,病位以肺为主病之 脏,亦可由心、肾等脏之病引发。 (二)《金匮要略》有“上气”专篇并列证治 《金匮》有“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专篇。“上气”即指气喘肩息,不能平卧的证候。其中包括“喉中水鸡声”的哮证和“咳而上气”的肺胀。 主要分虚实两大证候,并列方进行治疗。根据病证不同列有辛温祛寒化饮的射干麻黄汤,祛邪蠲饮、寒温并用的越婢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豁痰祛浊的皂荚丸等方药。 二、沿革 (三)金元以后充实了内伤致喘的论说,辨证则以虚实为纲 认识到七情、饱食、久病、劳累等皆可成为内伤致喘之因。 《丹溪心法·喘病》说:“七情之所感伤,饱食动作,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扬而为喘急。亦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 《症因脉治·喘》:“气虚喘逆之因,或本元素虚,或大病后,大劳后,失于调养,或过服尅削,元气大伤。”“或饱后举重,或饥时用力,或号呼叫喊,伤损脏腑而喘作矣。” 《景岳全书·喘促》篇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大类:“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指出喘证的辨证纲领。 《类证治裁·喘证》:“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的治疗原则。 《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这些论点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病因病机】 喘病的病因很复杂,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病等均可成为喘病的病因,引起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便成为喘病。 有邪者为实,因邪壅于肺,宣降失司;无邪者属虚,因肺不主气,肾不纳气所致。 病因 (一)外邪侵袭 1.风寒 风寒外袭→外闭皮毛,内壅肺气→肺气不得宣降→上逆而喘 →表寒未解,内已化热→热为寒郁→肺失宣降→上逆而喘 2.风热 风热犯肺→肺气壅实→肺失宣降→上逆而喘 →热邪炼液为痰→痰热蕴肺→肺失宣降→上逆而喘 (二)饮食不当 饮食不当,损伤脾胃,水液不归正化,聚生痰浊,蕴伏于肺,肺失宣降,发而为喘。 (三)情志不调 1、情怀不遂,悲忧伤肺→肺气痹阻,气机不利。 2、郁怒伤肝→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肝气上逆于肺,升多降少,肺失肃降→气逆作喘。 3、惊恐伤及心肾,气机逆乱,喘出于肺。《素问·经脉别论》篇:“有所惊恐,喘出于肺。” (四)劳欲久病 1、久病脾伤,如中气虚弱,肺气失于充养,亦可导致气虚而喘 2、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肾之真元伤损,根本不固,不能助肺纳气,气失摄纳,逆气上奔为喘。若肾阳衰弱,水泛无主,干肺凌心,肺气上逆,心阳不振,亦可致喘 。 (二)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 1、实喘在肺: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邪壅肺气、宣降不利所致。 2、虚喘责之肺肾两脏:因精气不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