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提纲.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必修一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封邦建国---西周 HYPERLINK %20/ \o 点击搜索所有关于[政治制度]的文章 \t _blank 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 1、世袭制 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其中可分为政治世袭和经济世袭两类。 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2、内外服制 商朝采取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域分为内服和外服,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和组织方式。“内服”指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大体位于以今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外服”指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即当时四周数量众多的方国和部落。 3、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 同姓:分封主体/富庶之地/战略要地/土地、人口、物资、武装 其他: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3)影响: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4、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3)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6、礼乐制:政治生活准则,实质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以神权强化王权(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构成中国古代早期政治结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2课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一统 (前221年) 1)条件:经商鞅变法后秦国一举强大起来,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喊赵薇去演戏)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突出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2)皇帝制度: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3)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4)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5)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实行“殿最”制,最者受奖赏,殿者要受罚 (6)秦律:细密、严苛,轻罪重刑。 (7)其他 统一度量衡、修驰道、修长城、焚书坑儒 三.影响:(1)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2)经济上: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封建文化的繁荣(4)民族关系上: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 四、局限:(1)政治上:君主专制独裁易导致暴政和政治腐败(2)经济上:封建社会后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思想文化上:文化专制束缚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进步(4)对外关系上:明确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与世界的联系,造成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 隋唐:三省六部制 (1)运行机制: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影响:A.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率; B.相权分割,利于加强皇权 2.宋朝:分相权:“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三司(“度支、盐铁、户部”)—--财政 3. 元朝:一省制即中书省,宰相权势过重 二.选官制度 1、汉朝选官制度:察举制、征辟制 2、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制: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3、隋唐宋元科举制度: 积极作用:(1)为不具备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2)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3)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三监察与谏议 1.秦朝“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掌管监察 2.汉武帝:A.中央由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和弹劾百官B.地方上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隋唐时期:正式形成谏议制度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宋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