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利用明清的野史笔记
如何利用明清的野史笔记
任道斌 明清两代,属于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朱明政权与爱新觉罗氏先后统治中国,各占270年左右,在这5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许多与封建社会前期、中期不同的新问题、新情况。要研究这段历史,就必须掌握大量的史料。 然而官修的正史,如《明史》、《清史稿》、《实录》、《会典》等,不仅大多局限于叙述帝王将相的活动、官吏的沉浮升降和典章制度,对经济、文化情况谈得甚少,而且还对有碍明清统治者的史实采取忌讳态度,或者“寓禁书于修书”,所以隐讳不实之处屡见不鲜。如号称体例严谨的《明史》,对满洲贵族的兴起、南明抗清斗争就多所曲笔,轻描淡写;又如民国初年编撰的《清史稿》,以前清遗老的口吻,去歌颂清朝的德政,书中对嘉庆年间川陕楚三省白莲教起义及太平天国的建立,均记载不详,甚至滥施诬蔑,而对刽子手曾国藩等,则备加称赞,详记其官阶履历、饰终典礼,略记其镇压太平军的血腥暴行,企图掩人耳目。因此,要想深入地研究明清历史,仅依靠官修的正史,实在是难窥全豹,人们就不得不注意起野史笔记了。诚如鲁迅所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究竟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华盖集·忽然想到》)“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但是据统计,明清野史笔记不下千家,汗牛充栋,面对这些浩瀚繁富的史籍,我们又当如何利用呢?我以为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要对明清野史笔记的基本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 明清野史笔记概括起来,可以粗略地分成以下几大类: 1、政治、军事史类。记有明一代史事的野史,编年体有谈迁《国榷》、陈建《皇明从信录》、陈鹤龄《明纪》、夏燮《明通鉴》等;纪传体有查继佐《罪惟录》、张岱《石匮书》等;纪事本末体有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彭孙贻《明朝纪事本末补编》等;人物碑传有焦竑《国朝献征录》等;笔记有张怡《玉光剑气集》、谈迁《枣林杂俎》等;记明朝开国至隆庆时期的野史笔记,有陈建《皇明通纪》、余继登《典故纪闻》、宋端仪《立斋闲录》等。其中有专记明朝前期某朝史事的野史笔记,如专记朱元璋开国事迹的《平吴录》、《平汉录》、《平胡录》等;记建文朝的屠叔方《建文朝野汇编》等;记朱棣事迹的《奉天靖难纪》等等。 记明朝后期万历至明亡的野史笔记,有李逊之《三朝野纪》、文秉《烈皇小识》、王世德《崇祯遗录》、钱《甲申传信录》、计六奇《明季北略》、卫匡国《鞑靼战纪》等。其中有专记晚明奴变、农民起义的,如王一中《平妖集》、戴笠《怀陵流寇始终录》、吴伟业《绥寇纪略》、管葛山人《平寇志》、郑廉《豫变纪略》、彭遵泗《蜀碧》、费密《荒书》、〔意〕利类思等《圣教入川记》等。记明季党社运动,有吴应箕《东林本末》、吴伟业《复社纪事》、杜登春《社事始末》等。 记南明抗清史事的,有温睿临《南疆逸史》,徐鼒《小腆纪年》、《小腆纪传附考》、查继佐《国寿录》、李天根《爝火录》等。其中专记福王南京弘光政权及江南抗清活动,有李清《南渡录》、应廷吉《青燐屑》等;专记潞王杭州监国,有张道《临安旬制纪》等;专记鲁王舟山政权,有徐芳烈《浙东纪略》、黄宗羲《海外恸哭记》、李聿求《鲁之春秋》等;专记唐王福建隆武政权,有华廷献《闽事纪略》、苏国祐《易箦遗言》等;专记郑成功父子抗清斗争,有杨英《从征实录》、夏琳《闽海纪要》、阮旻锡《海上闻见录》、〔日〕丸山正彦《台湾开创郑成功》、〔荷〕揆一等《被遗误的台湾》等;专记桂王西南永历政权,有钱澄之《所知录》、王夫之《永历实录》等。 清代因文网苛密,史案频兴,特别是康熙后期至乾嘉时期,尤为炽烈,野史笔记大量被禁毁,文人动辄惹祸,只好钻入故纸堆中经营考据,故而清代的野史笔记出现“两头多,中间少”的局面,即顺康初期与道咸以后野史笔记较多,而雍正、乾嘉时期较少。至于记有清一代史事的野史笔记,几乎涸之阙如,仅有魏源《圣武纪》而已;私家的碑传史书有晚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李桓《国朝耆献类徵》、钱仪吉《碑传集》、缪荃孙《续碑传集》、闵尔昌《碑传集补》。 清初文网尚未森严时,有一些记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孙延龄诸王事迹及西南战事的野史笔记,如许旭《闽中纪略》、刘献廷《广阳杂记》、王士禛《池北偶谈》等。 记清初文字狱案的如《顺治丁酉北闱大狱纪略》等。 道咸以后,文网稍弛,野史笔记亦趋于繁兴,记川陕楚白莲教起义、李文成起义,有黄育楩《破邪详辩》、佚名《当阳遇寇记》等;记台湾天地会起义,有沈如瀚《戎马风涛集》、蓝鼎元《平台纪略》等;记太平天国事迹,有陈微言《武昌纪事》、邬西野史《粤氛汇编》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