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花间集研究
试论《花间集》之男女情爱题材
尚 艳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摘 要:《花间集》是中国第一部文人词集,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历代文人对其评价却褒贬不一,这是因为《花间集》以男女情爱为主要描写对象,这与正统文人“言志”、“载道”的诗文不同。本文对《花间集》中男女情爱题材进行论述,是为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花间集》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花间集》、男女情爱、相思怀人、闺怨
中国分类号:I207.23
《花间集》是中国第一部文人词集,共收录了晚唐到五代十八位词人的500首词,其中有近400首是涉及到男女情爱相思的词作。《花间集》产生于政治动乱、战火不断的晚唐五代,花间词人没有创作出像建安诗人那样慷慨激扬的诗篇,因为这时的文人显然已经失去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取而代之是醉生梦死、及时行乐的心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西蜀文人用极为柔软、细腻的笔墨来描写美人与爱情,以此寻求心灵的淡泊、精神的慰藉。
花间词与正统文人“言志”、“载道”的文学作品全然不同,它体现了文人对女性之美的喜爱和对爱情的追求。南宋时期陆游曾批评《花间集》:“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至此,可叹也哉!或者出于无聊故也!”后世许多文人批评《花间集》,内容和格调不堪入目,甚至认为是不健康的作品集。其实不然,只要你细细品读,就会发现《花间集》虽以男女情爱为主要题材,但大多文辞都显得雅致含蓄,并非淫糜污秽之词。
一、女性情爱心理
描写女性情爱心理和生活的诗,前代早已有之,如闺怨诗、宫怨诗、宫体诗,、诗中的女性或是征人之妇、或是宫女嫔妃、或是诗人的妻子,她们总是符合古代端庄贤淑的社会形象,表现的情感总是含蓄而凄婉。而《花间集》收录的作品,都是男性文人所作,但却将女性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这正如欧阳炯所言:“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妖娆之态。”可见这是贵族公子为歌女所作的歌词,这歌词更适合于歌女们在酒宴上演唱,既然演唱者是女性,那么词中大多是表现女性的相思之情、闺怨之意和对爱情的执著,甚至对爱情的大胆表白,也因她们是歌女、舞女所以表现爱情的心理也更直白、更热烈、更纯粹。
如《花间集》的代表人物温庭筠,从各个侧面来表现女性的情爱心理,尤其是女性的相思之情,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的美貌绝伦、多情多意,突显对爱人的思念和自己的孤独。其中《菩萨蛮》十四首都是这样的描写方式,无论是晨起时的梳装,夜晚的赏景无时无处都在思念着恋人,作者深刻地描摹出女性难以言表的孤寂与哀怨。
温庭筠之后,表现女子爱情心理的词就越来越直白,在描述女子思念之情时,包含着对爱人的期盼、怨恨、无奈和感伤之情。如牛峤的《菩萨蛮》其七和顾夐夐没有描写采莲子的过程,而是通过采莲女的眼神、动作和一系列内心独白,表热烈追求爱情的勇气和初恋少女的羞涩心情。浣溪沙一枝春雪冻梅花然而一切只是“暗想”,不免让人伤感不已。
韦庄之后,许多花间词人都不再局限于刻画女性情爱心理的相思词、闺怨词,更多的是描写男子对旧日欢情的追思,对美人的爱慕之情、和赢得美人后的满足。如张泌、孙光宪、顾夐尹鹗的《临江仙》则是通过对往日与爱人相依相偎、互述衷肠的幸福生活回忆,来表现男子对爱人的思念和独处时的悲伤孤寂。《柳塘词话》评价这首词:“尹鹗‘昔年于此伴萧娘。相偎伫立,牵惹叙衷肠’流递于后,令读者不能为怀。”
描写男性情爱心理的词与女性一样,都表现出对爱人的思念、对恋人的珍视、对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在晚唐五代这样一个政治动乱、无法施展理想与抱负的时代,文人们只觉生不逢时,还有什么比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婚姻生活更让人感到满足和幸福呢?
三、男、女爱情心理的不同
《花间集》500首词都是男性词人所作,而词中更多的是对女性情爱心理的描写,正如叶嘉莹所说:“《花间集》的作者是男性诗人文士,因此他们也尝试仿效女子的口吻来写那些相思怨别之情的时候,就产生了两种极值得注意的现象。其一是他们大多把那些恋情中的女子加上一层理想化的色彩,一方面极写姿容衣饰之美,一方面则极写其相思情意之深,而却把男子自己的自私和负心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女子的责怨,都隐藏起来而略去不提…… 其二,当那些男性的诗人文士们在化身为女子的角色(persona)而写作相思怨别的小词时,遂往往于无意间就竟然也流露出他们自己内心所蕴含的,一种如张惠言所说的‘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
在中国古代社会,女性的主要精神依托就是爱情与婚姻,《花间集》中的女性对情感是极为执著和专一的,这是在夫权制度下男性对女性的要求,女性处于依附地位,男性严格要求在女性独处时,只能是专一和痴情的等待。而在表现男性情爱心理的词中,主要是描写对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