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壳素生物炭质对水体中Pb2+的吸附特性.doc
甲壳素生物炭质对水体中Pb2+的吸附特性
摘要:将处理过的废弃蟹壳在400 ℃、0.098 MPa下热解制备甲壳素生物炭质,对水体中的Pb2+进行吸附处理。应用红外吸收光谱技术表征生物炭质表面的功能基团,考察了吸附剂用量、Pb2+初始浓度、溶液pH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液pH 5.5,吸附时间2 h,温度298 K条件下,0.15 g甲壳素生物炭质对100mL100 mg/L Pb2+溶液中 Pb2+的去除效率达 90.47%,平衡吸附量qe为60.30 mg/g。吸附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8 1)。用 Langmuir和 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发现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吸附过程特征。
关键词:甲壳素生物炭质;Pb2+;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3-0549-04
电镀、油漆、印染、玻璃加工以及铅电池制造行业都会产生铅污染。铅具有很强的毒性,有潜在的致癌和毒害神经作用,进入水体后对水生生物和人类产生巨大危害[1]。欧盟、美国环境保护局以及世界卫生组织都规定饮用水以及作为饮用水源的地表水体中Pb2+含量应低于0.010 mg/L[2]。Pb2+不易被生物降解,不易随着环境的变迁发生迁移和转化。Pb2+参与食物链循环后在生物体内积累,破坏生物体正常生理代谢活动,危害人体健康。
传统处理Pb2+的方法包括化学沉淀、膜分离、离子交换和电解等,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成本高、效率低、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3,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的基础上寻找各种合适的吸附材料,其中生物质材料是一种有效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可再生资源[5-7]。
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几丁质,属于动物类生物质材料,是许多低等动物,特别是节肢动物,如虾、蟹和昆虫外壳的重要成分,同时也存在菌、藻类的细胞壁中,分布十分广泛,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之一[8]。本试验在高温及近真空条件下将廉价且丰富的废弃蟹壳加工成生物炭质,利用其表面孔隙结构及功能基团去除水体中的Pb2+,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讨论了溶液pH、Pb2+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该方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原子吸收光谱仪(Analytikjena,AG AASnov AA 400),电子天平(Metler, ML 204),超纯水仪(Sartorius,Arium 611VF),101AS型电热鼓风干燥箱,自制管式炉热解反应器,气浴恒温振荡器(CHA-S),微孔滤膜(孔径为0.45 μm)及针头过滤器,pH计等。
废弃蟹壳,硝酸、氢氧化钠、硝酸铅皆为分析纯,高纯氮气(99.995%),试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1.2 甲壳素生物炭质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称取20 g废弃蟹壳,加入30 mL 15%(m/V) 氢氧化钠溶液,煮沸40 min,将脱脂后的蟹壳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至中性,于80 ℃下烘干,碾碎过筛。管式炉热解反应器中预先通入氮气以排除残留空气,然后取一定量处理过的蟹壳粉末于管式炉中,升温至400 ℃,热解1 h,继续通入氮气冷却,室温下取出,计算所得产率为52.5%。甲壳素生物炭质的改性试验是在微沸条件下,选用不同浓度的酸碱浸泡30 min, 接着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性,过滤,80 ℃下烘干, 碾碎过筛,密封于棕色玻璃瓶中保存备用。
1.3 吸附试验
吸附试验采用经典的恒温振荡批处理法进行。取一定量的Pb2+溶液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甲壳素生物炭质,调节 pH,以150 r/min恒温振荡一定时间,经滤膜过滤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测定滤液中剩余的Pb2+含量,2次重复操作。空白试验表明容器器壁及滤膜的吸附影响可忽略不计。根据吸附前后溶液中Pb2+的浓度, 计算不同时刻甲壳素生物炭质的吸附量。
式中,qt为t时刻甲壳素生物炭质对Pb2+的吸附量(mg/g);C0为Pb2+溶液的初始浓度(mg/L);Ct为t时刻溶液中剩余的Pb2+浓度(mg/L);V为溶液的体积(mL);m为吸附质的用量(g)。
2 结果与分析
2.1 甲壳素生物炭质的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吸收光谱是鉴别材料表面官能团最直接而又有效的一种手段。大部分生物吸附材料在3 500~3 200 cm-1范围内有较强吸收,这主要是由N-H和O-H伸缩振动引起[9]。由图1可知,甲壳素生物炭质在3 409 cm-1和3 250 cm-1处有吸收,说明表面含有N-H和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