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和刘强东的故事.doc
我和刘强东的故事 半年前我看到刘强东在人民大学的演讲,标题是“如何从500元做到1000 亿”。读完后想到了自己的大学创业经历,联想到我现在的创业公司。去年刚创业时在一个创业活动上我宣布了4年后的梦想:创立的公司估值5000万。 刘强东的大学专业是文科,后来自学计算机。我的本科专业也是文科(硕士是Marketing),毕业后自学了计算机编程。 刘强东大学期间的兼职挣钱的工作是抄信封、写程序、开饭店。他是班上第二富,另类的学生。我回想自己的大学,也不走常规路线:不是外语专业,却学了日语和英语,在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大一时曾退学一段时间下海经商,后来多门课程不及格,被留级。 为了弥补过失,我同时学两个年级的课程,完成了跳级。但我放弃跳级,选择休学一年去打工,希望在毕业之前获得足够的社会经历好让我做出毕业后的去向决定。期间我做了全校最大的炊具出租生意、开钟点旅馆(那是够早了,按现在的创业思路,那是很前卫的商业模式),还卖过油饼和袜子。虽然我没有刘强东挣的多,但我也以我自己的能力,挣来了大学期间的大部分费用。 刘强东很自豪回忆,他曾经给某单位写的程序还在运行着。我大学毕业后为一家单位写的财务软件,到我离开后5年后还在使用。 再后来,刘强东继续创业一骑绝尘,我毕业后开始了打工生涯。直到三年前开始创业,失败。怀揣借来的几百元来到上海,后来的情形就是我写的《2013,我的创业记忆片段》里的故事了。 其实想想,不安分才是我的本分。我后悔为什么不早点创业。然后是现在,即将过去的2014年。厦门某咖啡厅,我在续写2014 年的故事。 第一笔天使资金 准备第二次创业时,我对融资没有任何经验。过去十年从来没有一次性向他人借过5 万以上的钱。创业改变了我,第一笔20 万资金属于债权融资,只能支撑半年多,我要在三个月内找到下一笔资金。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切偶然都是必然的),一个老同学介绍一个美籍华人给我认识。见面互相了解一些情况。我介绍了超级表格,他介绍说他做微软产品生意。后来很少联系。三个月后,突然收到他的微信信息:“你还需要融资吗?”然后聊了些情况,他表达了想投资的意向。我知道,这只是意向。 后来的情况是,公司资金渐少,又想招聘2名创业伙伴。在上海尝试了招聘,始终没有招募到合适的人。一次聚会后,泰迪网(前两月刚获得红杉千万B 轮)创始人姚宗场开车送我和小凯回住处。路上我交流了在上海还是回北京的想法。他的一席话让我当场决定,回北京! 那个时候,我需要资金扩充团队,而扩充团队又需要更多资金,陷入死循环。一直纠结到底是先弄到钱再招聘,还是先招聘再融资。后来顾不上了,没钱也要去北京去招聘!就在回到北京的第二天,我早上醒来时收到那位美籍华人的微信,明确表达了投资的决定。转机就这样出现了! 大约三周后,我的手机收到了资金到账的短信通知。沟通全在微信和几封邮件上,没有一个电话。接下去的两个月,我又收到了一个同学的个人投资,和上海苏河汇公司的投资,这是第三、四笔资金,天使轮融资结束。 这样,2013年第一次创业失败时工资发不出,靠信用卡生活,到2014年融资一百多万(虽然远不如那些天使轮达数百万上千万的),我坚定了创业的路。 在上海的日子 在上海汇孵化器内,我们两人团队继续研发产品,一点点积累用户。刚去到那里时,我感觉其它项目都好棒,至少团队都比我们优秀。在这期间,我们逐渐跟兄弟团队熟悉起来,也看到各团队的起起落落。 每日访问者在开始的好几个月一直在10个到20个之间。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开始上升:每天50人、100、200、800、1000、3000……见证自己的产品的成长,感觉太棒了。这不但是创业的希望,我觉得,也是人生的意义。 到苏河汇三期项目Demo Day时,我们被选为唯一的代表项目,获得单独发言环节。我为这场演讲做了准备, “演出”成功。从刚到上海入驻时的战战兢兢,到成为名义上的第一名,我们花了半年时间。 回到北京 回到北京,我们选择了中关村创业大街Binggo咖啡作为入驻办公场地。之前还想过在北京通州找个两居室办公。有时一个错误的选择会决定成或败,后来证明我们选择对了,因为在这里能感受到中国当下最前沿的互联网创业热潮,吸收最新资讯,跟上时代步伐。 我第一次创业失败的教训之一是跟业界和互联网圈接触太少,没有把握时代的趋势。而这次创业一年内,接触了几百位创业者,十几个投资人,参加过十来场比赛和几十场创业沙龙,写了60篇博文,每周一篇微信文章。 创业长跑 创业,不牺牲身体,很难。我第一次创业尝尽了身体被折腾的苦。后来经过反复摸索,找到了解决办法。先是练瑜伽,跑步机,后来改成了长跑。注意,不是跑步,而是长跑;不是跑操场或小区10圈,而是50 圈;不是跑一圈公园,而是每次跑20-30 公里。我跑过了黄浦江、金沙江、钱塘江、上海外滩,从秦皇岛跑到北戴河。爬了10小时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