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土高原区三级元数据标准.doc
黄土高原区50年代元数据标准
1 产品名称:DLG
2 所在库/集名:黄土高原数据库50年代子库
3 存储方式:以ARC/INFO COVERAGE 和ARC/INFO E00格式共同存储在“数字黄土高原”光盘中。
4 存储路径:f:\dlp\dlpp_1 注:f:是光驱号
5 数据层说明:
5.1黄河中游流域土壤侵蚀区域图
图名:黄河中游流域土壤侵蚀区域图
图文件名:trqsqyt
数据基础//来源:
比例尺:1:400万
编辑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编制人:黄秉维
编制时间:1955
数据格式及数据量:ARC/INFO 229KB
产品生产信息:
生产时间:
生产方式:手扶跟踪数字化仪器方式
生产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编制者:
产品出版信息:未出版
产品发行信息:未发行
数据共享信息:
共享方式:有条件公开/共享,包括交换、转让、合作开发等
联系方式:
地址:陕西 杨陵 西农路26号
Tel: 029-7012482
Fax: 029-7012210
Email: lirui@ms.iswc.ac.cn; qkyang@ms.iswc.ac.cn
数据质量评定:合格
数据编码信息:
(1) 数据分类编码标准/标准号:
(2) 编码分类系统
格式:数字图代码(label)——原图代码,说明
110——I(A), 有完密植被区域;高地草原;水风侵蚀均微弱,少数地区水蚀强烈。
121——I(Б)i, 有完密植被区域;林区(在石质山岭中);水风侵蚀均微弱,少数地区水蚀强烈。
122——I(Б)ii, 有完密植被区域;林区(在黄土丘陵中);水风侵蚀均微弱,少数地区水蚀强烈。
210——II(A), 缺乏完密植被区域;冲积平原;水力面蚀及蚀沟蚀均微弱,河流侧蚀在有些地段很的烈;风蚀可能封自然生产力有相当影响,在风力强烈地区,风蚀甚强烈。
220——II(Б), 缺乏完密植被区域;石质山岭;水蚀产生大量砂,封河流含砂量影响不大,但在有些地方可能使田成为土,甚或不堪耕重,同时也是河流推移的一固重要来源;风蚀微弱。
230——II(В), 缺乏完密植被区域;干燥草原;水蚀微小,风蚀也小,但其中一部份因度放牧,及取燃料,植被破壤、土壤侵蚀情风砂区同。
240——II(Г), 缺乏完密植被区域;风沙区;水蚀微小,风蚀甚强烈,不但使当地自然条件恶化,浮沙向南移重,并且破壤原来自然生产力较高的田,大大增加河流侵蚀的工具。
250——II(Д), 缺乏完密植被区域;黄土阶地;水蚀强烈;风蚀可能封自然生产力有相当影响。
260——II(Е), 缺乏完密植被区域;黄土高原;水蚀甚强烈,其中破碎高原常强烈;风蚀可能封自然生产力有很大影响。
311——II(Ж)i, 缺乏完密植被区域;黄土丘陵第一副区;陡坡地最多,耕指数最高。水蚀非常强烈;风蚀甚强烈,一部份地区较弱,但可能封自然生产力有很大影响。
312——II(Ж)ⅱ, 缺乏完密植被区域;黄土丘陵第二副区;陡坡地较小,耕指数较低,坡田一部份为梯田。水蚀甚强烈;风蚀可能封自然生产力有很大影响。
313——II(Ж)ⅲ, 缺乏完密植被区域;黄土丘陵第三副区;陡坡地较少,坡田多为梯田。水风侵蚀程度大致同。
314——II(Ж)ⅳ, 缺乏完密植被区域;黄土丘陵第四副区;降水量在300公厘以下,陡坡地约相等,坡地多未耕,亦草皮,耕指数低。水蚀中度;风蚀甚强烈。
315——II(Ж)ⅴ, 缺乏完密植被区域;黄土丘陵第五副区;耕指数很低,有一些翰茺地,畜牧有相当比重。大部面积水力侵蚀强烈,西北部水力侵蚀中度;风力侵蚀甚强烈。
(3) 图例系统
格式:数字图代码(label)——原图代码,说明
110——I(A), 有完密植被区域;高地草原;水风侵蚀均微弱,少数地区水蚀强烈。
121——I(Б)i, 有完密植被区域;林区(在石质山岭中);水风侵蚀均微弱,少数地区水蚀强烈。
122——I(Б)ii, 有完密植被区域;林区(在黄土丘陵中);水风侵蚀均微弱,少数地区水蚀强烈。
210——II(A), 缺乏完密植被区域;冲积平原;水力面蚀及蚀沟蚀均微弱,河流侧蚀在有些地段很的烈;风蚀可能封自然生产力有相当影响,在风力强烈地区,风蚀甚强烈。
220——II(Б), 缺乏完密植被区域;石质山岭;水蚀产生大量砂,封河流含砂量影响不大,但在有些地方可能使田成为土,甚或不堪耕重,同时也是河流推移的一固重要来源;风蚀微弱。
230——II(В), 缺乏完密植被区域;干燥草原;水蚀微小,风蚀也小,但其中一部份因度放牧,及取燃料,植被破壤、土壤侵蚀情风砂区同。
24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