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师留章杰辨治坐骨神经痛经验.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师留章杰辨治坐骨神经痛经验

先师留章杰辨治坐骨神经痛经验 泉州市中医院 张永树 泉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 傅梅新 先师留章杰教授是福建省首批名老中医,生前曾任省针灸学会副会长。留师于1935年到无锡参加承淡安针灸大师主办的“中国针灸学讲习所”学习,成为承公的得意门生。他善针善药,是我省针灸一代宗师,他在辨治坐骨神经痛方面独特的经验,兹分述于下: 1.病因、病机:坐骨神经痛的病症由腰——股骨大转子——股——腘——腿——趾疼痛,这是足太阳和足少阳经为清湿之气所中引起的。留师说:膀胱为寒水之经,太阳为一身之表、主阳,标热本寒。该经循经之足胫部和足太阳经筋感受清湿之气引发斯疾。寒水之经与清湿之气(阴寒之邪),同气相求也。 他认为:清湿之气从足之孙络而入大经,循经上至股、髀枢,所过之处出现疼痛。至于足太阳经从上感受寒邪是自表入里而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从下感受清湿之气是渐次的缓慢的,因其经气不畅,谓之痹;因其清湿之气属阴,称寒痹。 同是太阳经受邪,前者是通常称伤寒之太阳经证(麻黄汤、桂枝汤证);后者则是世人鲜为论及的“髀枢骨痛”。留师称之此病名,以区别于太阳经症,又区别于泛泛通称之“寒痹”。 留师在坐骨神经痛的中医病名提出以“髀枢骨痛”的同时,又创立一套测试方法:令患者正坐靠背,再令其腿伸直(膝不可弯曲),然后将腿抬高(先健侧后患侧)。若从髀枢牵引股中痛,甚或腨(腓肠肌)痛,此即“髀枢骨痛“。 “此攻逐病邪为急务”的学术观点是留师的独特主张。以他对“髀枢骨痛”病因、病机的分析,在施治中,抓住攻逐清湿之气为治则。在治疗手段上则重用灸法。 2.辨证分型:留师认为该病属寒属实为多,可分为: 2.1风寒袭表,痹痛初起:体实邪盛居多。风偏盛则兼恶风寒,痹痛呈游走性;偏寒则兼恶寒,痹痛甚且定处(足太阳、足少阳经在腰腿部循行处)。舌淡或淡红,苔薄白,脉浮或紧。 2.2寒湿相兼:痹痛兼冷感,得热则舒。病位重着麻木,屈伸、行走欠利。甚则站立困难,咳嗽或打喷嚏时牵动患处痛感转剧。舌淡晦苔白腻,脉沉紧。 2.3气血亏虚:素体不足或久病伤正,病邪留滞不去,痹痛绵绵,时轻时重,夜间为甚,喜温喜卧。或见体倦无力,眩晕,汗多,郁闷,纳呆,面色欠华,舌淡晦苔白,脉沉细。 2.4寒郁热化:清湿之气郁久化热,患处或觉灼热,得温反舒,躁动不安,燥渴不甚喜饮。舌偏红苔黄,脉紧略数。 3.施治: 3.1针灸:留师总结治疗经验时说:“过去治疗坐骨神经痛,只取环跳、阳陵泉、绝骨、风市、行间或配委中。环跳是病位,针刺之有一定效果。 但该病极为顽固,针之即使能感传至膝、趾亦不易愈。因上述取穴顾及足少阳经,忽略足太阳经。应以承扶、殷门、委中、申脉等足太阳经穴位加穴,感传以该经线路循行,疗效较佳。盖施针分别向足太阳、足少阳传导。经脉通调,清湿之气渐去,斯疾渐除。” 为驱除清湿之气,在上述经穴上加温针灸外,考虑到多数穴位上肌肉丰厚,灸术较难深入。更取申脉、绝骨、昆仑施艾炷灸,每穴施直接灸5~7壮不等。每天针灸数次,每疗程15次,连续施治2疗程后,休息3~5天。一般以2疗程为观察期限,然后作穴位的加减及方药的配合。 留师从医六十余年,师承承淡安手技特点,重视指力习练,养气内功和手指的力度、灵巧、协调均属上乘。强调神注为上,专心致志,持针中平正直,以拇指、食指、中指和次指持之的平刺手为主,手指和针成90°角,呈平捻状。 针具的选择则依据病证、性别、年龄、胖瘦、施针部位而定。凡邪在浅表、在经络的,宜短针、细针。反之,宜长针、粗针;男性年轻力壮、皮肉丰厚的穴位(如环跳、八髎)宜长针、粗针。反之,宜短针、细针。 留师提倡普通的基本手法,用的是三度进针法,也就是按一般人穴位上分为“天、人、地”3层。初度进针以3分为标准,提浅插浅,捻轻转短,观其得气与否。若得气不必再深刺; 如未得气,再进入“人”部。针至“人”部,也是观其得气与否决定是否再针至“地”部。捻针有数,进退有度即能激发经气,气至有效。留针以20分钟为宜,取俯卧位针刺则以15分钟为限。 灸术是留师治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应用于本病的治疗更是得心应手,尤其以艾炷瘢痕灸为取效的要法。操作方法是以上等艾绒搓成坚实、金字塔型、绿豆大小的艾炷(一粒为一壮,须大小均匀)。置穴位上,以线香点燃尖头。 首壮燃毕,以手指压平,放上第二壮,勿稍偏斜,每壮皆如是。一般取3、5、7、9壮为限。灸时略痛,灸后不痛,不化脓,但留下瘢痕,其功可延续十天左右。也有艾条温和灸及小段艾条置于针极作温针灸。 3.2方药: 留师善针善药,尤其善用经方。他认为该病,多为寒湿,不宜清凉为君。即便久郁化热,也慎用寒性药物。他常用的方是乌药甘草汤、阳和汤。运用制附子、肉桂二味药物时有独到之处。 他说:制附子为逐寒之

文档评论(0)

dream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