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寒论选读
《伤寒论选读》 主讲教师:英洪友 关于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了解 熟悉 掌握 关于教学方式 基本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尝试方式: PBL教学法(视学生人数而定开展与否) 关于考试方式及评分 采取 平时作业:占20% 期中测验:占10% 期末考试:占70% 具体每年可能略有变动。 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中药 方剂 内经 中内 关于教科书 柯雪帆主编 绪 论 伤寒论是怎样的一本书? 一、成书的时代背景 原书名:《伤寒卒病论》 作者:张机(张仲景) 成书年代:东汉末年(公元200~205年?) 张仲景(公元152~219?),事迹不见正史记载。 唐代甘伯宗《名医传》:“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 二、《伤寒论》的沿革和影响 1、原书成书后,经战乱散佚。 2、西晋(魏)太医令王叔和整理编次《伤寒杂病论》。(《脉经》本)(第一个整理编次者) 3、唐代孙思邈收录于《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唐本) 4、宋代林亿首先校定《伤寒论》,共10卷,22篇,113方。(宋本) 今流传的版本:明代赵开美仿宋版《伤寒论》的影刻本。 5、金代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是第一本全文逐条注解《伤寒论》的书籍。(成注本) 二、《伤寒论》的沿革和影响 6、其他: 版本:敦煌本,康平本,康治本,高继冲本?,长沙本?,桂林本?…… 早期研究著作:《伤寒微旨论》,《伤寒九十论》,《伤寒发微论》,《伤寒总病论》,《南阳活人书》,《伤寒明理论》…… 三、《伤寒论》的性质 1、中医经典著作之一。 2、中医基础理论著作,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 3、第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方书,被称为“方书之祖”。首创“汤方辨证”。 4、研究外感热病的专著。 四、《伤寒论》的特点 1、创新性 2、实用性 3、经典性 4、国际性 “伤寒”的涵义 广义: 泛指一切外感病。 狭义: 指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外感病。 《伤寒论》的基本理论——六经辨证 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 —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六经病为纲,汤方证为目。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伤寒论》的基本理论——六经辨证 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 —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六经病为纲,汤方证为目。 基本概念: 循经传 越经传 本经自病 直中 两感 合病 并病 阳病入阴 阴病出阳 《伤寒论》的基本理论——六经辨证 基本概念: 直中:病情严重,初起即为三阴病的称为“直中”。 两感:初起即表现为一阳经与一阴经同时受邪发病的称为“两感”。 合病:初起即表现为两个阳经或三个阳经同时受邪而发病的称为“合病”。 并病:先有一经病证然后逐步出现另一经病证,从而两经病证同时存在的称为“并病”。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十三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doc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4册泰山版(2018)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黑龙江总工会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课件(苏教版).pptx VIP
-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x VIP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学业质量测评卷 (范围: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 (含答案).docx VIP
- 中班科学活动动物的家讲课.pptx VIP
- 生产部绩效考核表经典.doc VIP
- 99(03)S203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2003年局部修改版).pdf VIP
- 2025年高考模考作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