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期末复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论期末复习

护理学导论 要点复习与练习 护本12级 一、绪论 1.护理学的概念 2.护理学发展史,护理教育方面 3.现代护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复习:现代护理学发展时期 或护理概念的历史演变 1)以疾病为中心(1860-1940) 认为生物学的原因引起疾病 2)以病人为中心(1940-1970) 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及生活方式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应用护理程序;整体护理;护理理论;迅速发展 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1970—至今) 1977年恩格尔新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护理理论的应用 练习 二、卫生保健体系 1.卫生组织体系的分类 2.医疗卫生网络体系,城市、农村 3.医院的功能 三、健康和疾病 1.健康概念的理解 2.疾病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 3.病人角色的常见问题 4.预防保健的水平:三级预防,举例 5.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任务 6.生存质量:概念 7.健康促进:概念 复习:健康的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WHO,1989) 注意其他对健康概念的理解 疾病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 1.对个体 1)正性影响 2)负性影响: 生理改变 心理改变 体像改变 自我概念 2.对家庭 经济负担加重 家庭成员心理压力增加 补充:病人角色适应问题 1 角色行为缺如: 2 角色行为冲突: 3 角色行为强化: 4 角色行为退化: 5 角色行为异常 复习:疾病预防 预防疾病的水平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常规体检及筛查 合理饮食,加强锻炼 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慢性病 三级预防-------临床期预防:康复,减少并发症、后遗症 中风后的早期康复指导 补充:生存质量 生存质量,亦称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是指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生存的标准、理想、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对其目前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识和满意程度。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WHO) 复习: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WHO,1986) 练习 四、护理实践中的伦理与法律 1.护士资格的法律规定 2.首次护士执业考试,时间1995年 3.护理立法的意义,相关护理法规的主要内容 4.护理实践中的法律责任:执行医嘱? 5.医疗事故 补充:医疗事故 1.医疗事故概念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病人人身损害的事故。 2.医疗事故的特征 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在主观上必须有过失 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后果 危害行为和危害后果之间必需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练习 1.某病人由于体质特殊,对某种按常规不需做试敏的药物产生过敏反应致死亡,应属于 ( ) A.医疗意外 B.责任事故 C.护理差错 D.技术事故 五、护理理论概述 1.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的认识 2.护理理念的发展阶段 3.护理功能或护理行为的分类:独立性、合作性、依赖性 4.护理理论及概念迅速发展的时期? 1960年代 护理理念的历史发展 asceticism 禁欲主义(1850~1920)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romanticism 浪漫主义(1921~1940) 白衣天使 pragmatism 实用主义(1940~1960) 以任务为中心 humanistic existentialism 人本存在主(1960~至今)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20世纪50年代………… .护理理念指引了护士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模式。 六、跨学科理论 1.系统理论 2.需要理论:Maslow 3.应激与适应理论:应激源 4.成长与发展理论 5.文化与护理:文化休克的概念 6.护患关系:概念、特征、基本模式及适用对象、分期;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的概念 7.沟通理论:非语言沟通的形式 复习:社会认知的偏差 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优先效应,把第一印象看得过于重要,以至于影响以后对人的评价。 2)晕轮效应:“光环效应”,以点代面,以人行为的一点而否认或称赞其全部行为。 3)近因效应:也称“新颖效应”。交往过程中,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 4)社会固定印象:“刻板印象,定型效应” 。 补充:文化休克的概念 Culture shock,又译为文化震撼或文化震惊。 特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

文档评论(0)

dream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