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贝类苗种生产原理与通用技术 一、贝类养殖的历史 证明距今2000--3000年前,人类已利用贝壳作货币了(斗鸡)。 牡蛎的养殖历史最久,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关于牡蛎养殖的记载。 在周公的“尔雅”(2000年前)中,就曾提到过河蚌能产生珍珠。在明朝时,我国已能利用河蚌生产珍珠了。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和蒋廷锡的《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等书,记录了不少贝类的性状和用途,这些古书中所用贝类名称如淡菜、文蛤、牡蛎、石决明和魁蚶等,现在我国仍引用之。晋王羲之的“瞰蚶”、宋梅尧臣的“食蚝诗”、明张如蓝的“蛏赞”和“蚶子颂”等,对贝类形态、习性的描述许多是正确的。有关养殖方面的文献,以明朝郑鸿图所著的“业蛎考”比较系统,该书介绍了我国古时的牡蛎养殖生产的情况。 19世纪以来,有些国家的贝类养殖事业已发展成大规模的生产 我国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使贝类养殖事业几乎处于停滞不前的 状态。 1949年以来:沿海各省研究机构相继建立,对贝类资源和可供养殖的面积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总结了群众丰富的生产经验,许多研究机构和生产单位对贝类半人工采苗、人工育苗、土池半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科学实验,进一步推动了贝类养殖事业的发展;高等与中等水产院校从1958年开始又增设了贝类养殖课。 近年来,养殖贝类的生物学、育种、生态系养殖也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二、发展贝类养殖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优越 我国海岸线绵茑,港湾曲折,浅海滩涂平展广袤,饵料丰富,环境多样化,可供浅海、滩涂养殖的面积辽阔。 2、贝类资源丰富 贝类是海中之宝,我国沿海、分布着各种各样的贝类,可养的种类多,其中已养殖的达40余种。 3、贝类养殖特点 具有投资小、成本低、收效快、产量高、技术易推广等优点,它不与农业争土地,不与畜牧业争饲料,不与鱼虾类养殖争水面。 4、具经验和成果 贝类养殖在国内、外均积累了奉富的经验,对其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贝类的室内工厂化人工育苗、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土池半人工育苗生产得到了稳步发展,为养殖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苗种来源。此外,科学新技术也正在被。所有这些对贝类养殖生产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选择贝类养殖种类的标准 正确地选择养殖种类,是保证贝类养殖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选择贝类养殖种类必须具备下列标准。 1、生产力高 它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单位面积产量高,饵料易解决。 2、适应能力强 对外界环境,特别对温度、盐度适应能力较强,抗旱和抗病力较强 3、营养价值高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物质,肉味鲜美。 4、苗种来源容易:具有丰富的自然苗种或通过人工育苗容易解决其苗种来源。 5、养殖成本低 要考虑经济效益就必须降低成本。降低成本,也容易开展大众化的贝类养殖事业。 6、移动性较差 作为养殖贝类应选择移动性差的种类。 四、贝类养殖学的含义、研究范围及发展方向 贝类养殖学是研究贝类养殖的生物学原理和生产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它主要研究海水贝类的养殖。研究范围包括贝类的生物学、苗种培育、养殖增殖和加工等。 我国贝类养殖技术还较落后,机械化程度差,许多可养面积还未充分利。为了进一步发展贝类养殖事业,必须注意和研究如下问题。 必须注意和研究的问题 1、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 研究贝类的生态、生理等生物学原理,为促进贝类生长、防除敌害和进行贝类人工育苗提供理论基础。为稳步地发展贝类养殖生产,应加强对贝类病敌害和病理研究。 2、进行新品种的培育工作 利用科学上的新技术和新手段,动摇贝类遗传性,进行杂交、选种、育种工作。从而培养出优良的养殖品种。国外在多倍体育种方面发展较快,已积累了丰实经验,在我国多倍体育种才刚刚起步。迫切需要开展这方面研究与生产。 3、开展养殖技术的革新 不断改进养殖方法,进行生态系养殖。实行贝虾、贝藻、贝参等混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使养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集约化程度以及加工机械化。 4、增殖放流 增殖放流也是提高贝类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今后应积极开展增殖理论与增殖技术研究。增殖放流的对象是产量较低,人工控制程度较差或较难进行集约养殖的种类。 简述贝类(双壳类和腹足类)生活史。 简述贝类幼虫(双壳类和腹足类)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简述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的定义和方法。 简述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预报方法有哪些? 半人工采苗的优缺点? 课后习题 贝类幼虫饵料的基本条件; 简述水处理的常用方法。 3、生物处理 微生物处理 藻类处理 微生物处理原理 矿化作用: 有机氮化合物?氨等简单化合物 硝化作用: 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 脱氮作用: 硝酸盐、亚硝酸盐?游离氮 微生物处理方法 直接使用光合细菌 生物床 砂滤池 生物转盘 生物笼(桶) /f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