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疆众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一煤矿
+578水平采区设计说明书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
编制日期:2014年7月12日
目 录
第一章 采区地质情况 5
第一节 地质特征 5
第二节 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9
第三节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9
第四节 井田内的水文地质情况 10
第二章 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 12
第一节 采区储量 12
第二节 采区生产能力 12
第三节 采区一水平服务年限 13
第三章 采区方案设计 14
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选择 14
第二节 采区巷道布置 14
第三节 14
第四章 回采工艺(43#煤层) 16
第一节 落煤 16
第二节 支护 17
第三节 采空区处理方法 17
第四节 17
第五节 18
第六节 19
第七节 安全技术措施 21
第五章 采区生产系统 26
第一节 26
第二节 27
第一章 采区地质情况
第一节 地质特征
井田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麓的山前地带,属低山丘陵区,地势东高西低,南缓北陡,海拔高程最高为+944m,最低+802m,最大高差142m。
井田东界外的铁厂沟河常年有水,月平均流量0.068~0.247 m3/s,据资料显示,最高洪水流量达230m3/s,最高洪水位标高+844m,但在井田内无常年地表水系,沟谷干涸无水,也未见泉水,在雨季沟内才有水流过。
井田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年最高气温为41℃(七月份),最低气温为-29.4℃(元月份);年平均降水量206.0mm,最大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6月,1月份降水量少。年蒸发量2010.2~2441.7mm,历年平均蒸发量2227.1 mm。相对湿度1~2月份最大,约为77%~88%,7~8月份相对湿度最小,约32%~44%,历年平均湿度约58%,每年11月份开始结冻,翌年3月份解冻,冻土深度1.0~1.2m。积雪最大厚度380mm。最大风速18m/s,多在12月,风向以西北、东南方向最多。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图》,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一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
区域内出露有古生代石炭系、二叠系,中生代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新生代第三系和第四系。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石炭系(C):
分布于博格多山的南北麓。上部为灰色、灰黑色及灰绿色薄层粉砂岩与灰黄色中厚层长石质硬砂岩互层,夹砂质泥岩、灰岩,含腕足、腹足及瓣鳃类化石。中部为粉砂岩、灰黑色粉砂质泥岩夹灰岩及凝灰质角砾岩、凝灰岩,含腕足类及珊瑚化石。下部为细凝灰岩夹粗凝灰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和少量霏细岩、安山斑岩,含珊瑚、苔藓化石,总厚3924—4824米。
2、二叠系(P):
分布于博格多山西北坡及妖魔山—芦草沟一带,走向北东—南西。与下伏之石炭系呈整合接触。
下二叠统:
下芨芨槽子群(P1jja):上部以灰绿色、黄绿色薄层粉砂岩为主,夹长石质硬砂岩及白云质灰岩、下部为灰紫色、灰黄色长石质硬砂岩与薄层粉砂岩互层。总厚1078-1894米。
(二)上二叠统(P2):
①上芨芨槽子群(P2jjb):
上部为兰灰—灰绿色灰、黄色砂岩、凝灰质泥岩、凝灰岩、含白云质粉砂岩。下部主要由一套油页岩、粉砂岩、砂质页岩夹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组成,具波痕及微层理。含丰富的介形类、瓣鳃类、鱼类及植物化石。总厚1776—4128米。
②下仓房沟群(P2sha):
上部为黑色薄层含炭质粉砂质泥岩、夹泥质、钙质粉砂岩。中部为黄绿色泥质粉砂岩夹砾岩、钙质硬砂岩、砂质灰岩。下部为黄绿色块状钙质硬砂岩夹薄层泥岩、砂砾岩、泥灰岩底部为褐色细砂岩。厚度与上仓房沟群合并。
3、三叠系(T):
主要分布于乌鲁木齐河—铁厂沟一带,其次见于妖魔山西北部及郝家沟中段。由一套紫红色、灰绿色、黄绿色内陆湖相砾岩、砂岩、泥岩组成,与下伏之二叠系呈整合接触。
①三叠系下统上仓房沟群(T1shb):
以灰绿色及暗红—紫红色砾岩、砂砾岩、粗砂岩为主夹砂质泥岩,含脊椎、轮藻及介形类化石:仓房沟群总厚532—1052米。
②三叠系中上统小泉沟群(T2—3xq):
为河流相及湖相沉积。主要岩性为黄绿、灰黄及紫色砂岩、泥岩。底部为砂岩。总厚529—731米。含瓣鳃化石。
4、侏罗系(J):
呈北东—南西向带状展布,构成准南丘陵之一部分,为一套河流、湖泊及泥炭沼泽相沉积,自下而上可分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三工河组(J1s),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头屯河组(J2t)和上侏罗统齐古组(J3q)、克拉扎组(J3k)。与下伏之三叠系多呈整合接触。含植物化石 脊椎动物类。
①下侏罗统八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