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树病虫防治学教学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对茶树的病虫进行调查,了解它们生存的环境、行为方式、生活习性等与课堂上的知识相对比。同时也补充一些课堂上没有的知识,并将相关的数据以报告的形式表述出来,便于对以后对茶树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二、实习内容及方式
①茶树病害观察及采集病样茶枝
②茶园昆虫观察及采集
③茶树病害病原菌镜检
④茶树昆虫标本的制作及观察、记录
实习工具及试剂
工具:镊子、试管、广口瓶、捕虫网、棉花、显微镜、体视镜;
试剂:酒精;
四、实习时间安排与实习地点
7月14日 老师进行实习前的指导说明和要求
7月19日 贵州省农科院水稻所茶园基地(茶树病害标本的采集及茶园昆虫的捕捉)
7月20日 茶园病害标本观察和鉴定以及茶园昆虫的观察(实验室内)
7月22日 贵州省羊艾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茶园基地(采集标本、捕捉茶园昆虫)
7月23日 在实验室利用茶树感病部位进行显微观察来实现病源鉴定
7月24日 撰写教学实习报告
实习过程及数据处理
本次实习我们主要去了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那边的茶园基地和贵州省羊艾生态茶业公司茶园基地进行实地观察与标本的采集,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鉴定。我们采集到的主要茶树病虫害有如下几种:
(一)病害。
茶轮斑病。在农科院茶园基地比较常见,而且十分严重。
病状 又称茶梢枯死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新梢。叶片染病嫩叶、成叶、老叶均见发病,先在叶尖或叶缘上生出黄绿色小病斑,后扩展为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大病斑,成叶和老叶上的病斑具明显的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中间变成灰白色,湿度大出现呈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子实体。
病原 Pestalotiopsis theae (Sawada)Steyaert称茶拟盘多毛孢,是一种半知菌亚门盘多毛孢属真菌。病斑上的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病部浓黑色小粒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
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组织内越冬。次年春季在适温高湿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从叶片伤口或表皮侵入,经7~14天,新病斑形成并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溅滴传播,进行再侵染。高温高温条件适于发病,夏秋茶发生较重。排水不良,扦插苗圃或密植园湿度大时发病重。强采、机采、修剪及虫害严重的茶园,因伤口多,有利于病菌侵入,因而发病也重。
传播途径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叶或病梢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从茶树嫩叶或成叶伤口处入侵,经7—14天潜育引起发病,产生新病斑,湿度大时形成子实体,释放出成熟了解子借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发病条件 该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气温25—28℃,相对湿度85%一87%利于发病。夏、秋两季发生重。生产上捋采、机械采茶、修剪、夏季扦插苗及茶树害虫多的茶园易发病。茶园排水不良,栽植过密的扦插苗圃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凤凰水仙、湘波绿、云南大叶种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龙井长叶、藤茶、茵香茶、毛蟹等较抗病或耐病品种。
(2)加强茶园管理,防止捋采或强采,千方百计减少伤口。机采、修剪、发现害虫后及时喷洒杀菌剂和杀虫剂预防病菌入侵。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可减轻发病。
(3)进入发病期,采茶后或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700倍液,隔7—14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2、茶云纹叶枯病。此病在农科院茶园也比较严重。
(1)为害症状 又称叶枯病。是叶部常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新梢、枝条及果实。叶片染病多在成叶、老叶或嫩叶的叶尖或其它部位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初呈黄绿色或黄褐色,后期渐变为褐色,病部生有波状褐色、灰色相间的云纹,最后从中心部向外变成灰色,其上生有扁平圆形黑色小粒点,沿轮纹排列成圆形至椭圆形。(2)病原 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ee称山茶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Guignardia camelliae (Cooke)Butler称山茶球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散生在病部两面,半埋生,球形至扁球形,黑色。
(3)传播途径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和子囊果在茶树病部或土表落叶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越冬的子囊果产生子囊孢子,分生孢子盘也可产生分生孢子,遇水后发芽,由茶树的表皮或伤口侵入,经5—18天潜育形成新病斑,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多次再侵染。
(4)发病条件 全年除冬季外,可多次重复侵染。是一种高温高湿型病害,全年以6月和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生最多。树势衰弱,幼龄和台刈后的茶园以及遭日灼的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英语主格和宾格练习.pdf VIP
- 《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及解读——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工作组.pdf VIP
- 一种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pdf VIP
- 植物型酵素除臭剂.pdf VIP
- 第13课 制作数字相册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八年级上学期道法期中考考点.docx VIP
- 丰汇煤矿新风井启用及通风系统调整方案.doc VIP
- 宠物用除臭剂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docx VIP
- JTGE41-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pdf VIP
- 18.3 跨学科实践:为家庭节约用电提建议 教案(表格式)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