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0年代茅台酒鉴赏鉴别与品相要求
80年代茅台酒鉴赏鉴别与品相要求
对于老酒,我们都还很年轻,但是有一点共性是通用的:鉴赏鉴别与品相要求的关系。结合多年的经验,谈谈自己对这方面的看法:见过不少老茅台迷,大把大把地烧钱,是否能喝得了这么多这么珍贵的酒不敢说,其中的投资因素我看还是有一点的,但对鉴赏鉴别中的要领,不知是有所不理解或者是特别有钱不这么在乎这方面,有感于此今天说说几句。不管是出于兴趣爱好也罢还是出于投资收益也罢,对于品相要求和鉴赏鉴别方面的关系,都需慎重来对待,因为品相和真仿鉴别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品相上乘、附件完好齐全,对藏品的鉴赏鉴别和投资收益至关重要,也是上佳藏品所应该具备的,应收藏界中的一条共律:完美性和完整性,如果不去深刻理解这种鉴赏鉴别的共性要求对收藏观赏的重要性,并运用到实践指导上来,不仅达不到投资收益的目的,便也算不上一成功收藏。当然,之所以珍贵正是因为稀少,不可能什么时候想买就能买到,什么时候寻觅就可寻得到的,但我们可以运用这种共律来定格我们的行为准则,有感与一些网友、藏家、卖家、买家,稀里糊涂随便改变一件藏品的原始面貌,今天忍不住劝上一言:终止这种不慎的行为吧,因为这会给你的藏品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借用网上的一些图片,整合了一下:
001.jpg (114.01 KB)
2009-3-14 15:06
如果还稀里糊涂,不明就里的胡乱拆卸,我就给不懂的说说到底为什么这很重要,道理很简单,这可是前辈传下来的经验,“血的教训”哦!既然没人顶,只能得罪了,冒充一下行家说说:这层棉纸的重要性,关键是在棉纸的特征上,为何我们只懂得拆开看里面的图形图案,就不懂得看这层纸呢?漫长岁月赋予这层棉纸的特征表现,比任何简单的形表图案更为明显,信息更为丰富、更难以复制,以上面图中的为例,看下图:
200791014180181371.jpg (148.03 KB)
2009-3-17 13:19
百度上对包浆的解释是:包浆是以物品为载体的岁月留痕。它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揣摩,或者土埋水浸,衣物皮肤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尘埃的吹拂,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的亮光。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静,告诉你,这件东西有了年纪,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那恰恰是与刚出炉的新货那种刺目的“贼光”,浮躁的色调,干涩的肌理相对照的。不只玉器,瓷器、木器、铜器、牙雕等有包浆,连书画碑拓等薄如蝉翼的纸绢制品在内行人眼里也统统有包浆。收藏鉴赏,就是要看到骨子里面去才有味啊,哈哈~~! 我在回收店中跟回收老板说:下次再有棉纸茅台,请不要拆开,否则即便是真品,我至少要打5折,如心情不好我还不一定收了去。时下造假盛行,我没这么多神气,整天劳神看这玩儿分析来分析去,宁优毋劣!回收老板了解过后,也是唏嘘不已,再也不敢造次,一下子不见上千元,晕了~~!简单吧,呵呵~~! 说这个并非一定真实的故事,意思大大地明白??!! 收藏鉴赏历来就是在简单之中归真,没这么复杂的!这样看,棉纸还用得着拆吗? 当然还有人认为事情并非千篇一律,各种包浆特征有所不同。这是肯定的,即便是上图中的两瓶酒,也都存在不同的反应特征,但有岁月,有光、温度、湿度、粉尘、空气对流等,等等的变化,就会有变化痕迹的留现,只有变化轻重程度的不同,没有存在与否之分,除非真空状态、运动停止、时间凝固 。纸质物品,在漫长的岁月中,变化反应比其他的物品,来的更为猛烈,南方空气湿润,北方气候干燥,这些都会在包浆中能反映出不同的特征来,仿者挖空心思极尽所能模仿自然老化的变化特征,长期以来事实证明这些都是徒劳的,从科学理论上论证同样也是站不住脚的,大自然的神力是人力不可复制、仿制的,充其量只能做到比较相似,形似而神不似。二十多年以前,我相信还没人能做出如此精密的仿品,30年以后不敢说,如果今天有谁想做一高仿留给今后的子孙们鉴赏的话,那真是有心了,留给今后的子孙们理论去吧。 如谨慎一些,可在不影响棉纸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在盖子处开一小窗,或者割一小缝查看即可,在这里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自己看着好就成。 建议翻翻老帖子,看看网上以前的老品,感觉还一样不?下面这本旧书各部位包浆特征的不同反应,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自然形成的,真实而自然,人力想在短时间内仿制完全不可能,掌掌眼,相互间也可提高一下眼力:
27593gqb36N_b[1].jpg (61.03 KB)
2009-3-17 13:19
对,细节很重要。有人担心,如果这瓶酒被保存很仔细,没有灰尘落下那不是没用了吗?此想法太过天真,呵呵~~!还是一句话:除非运动停止、时间凝固,否则必有不同变化,鉴赏鉴别需遵循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而不是靠想象,请注意细节,看下图细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