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传统技艺new.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传统技艺new.ppt

布馬陣 客語稱「牽布馬」,是從竹馬戲演變而來的。 布馬陣中,騎馬者為狀元,身穿大紅袍;牽馬的馬伕由丑角扮演,是整個靈魂人物,他以靈巧的身段、逗趣的表情、誇張的動作,表現戲劇效果和喜感。伴奏樂器有鑼、鼓、鈸和嗩吶。 除了廟會外,布馬陣也常在節慶時挨家挨戶表演,象徵狀元及第、吉祥如意。 捏麵人 北平人稱為〝江米人〞,台灣人稱為〝麵尪人〞 每逢歲末節日或祭拜普渡或婚喪喜慶時,捏麵人都曾是扮演著我國民間習俗重要之技藝角色之一。捏麵真正始自何時已不可考,但由出土於新疆土魯番阿斯塔那唐墓的麵製人俑和小豬,可推斷距今已一千三百四十多年了,由此可知這項民間技藝起源很早。 歌仔戲 早期臺灣農村社會最重要的休閒; 無論是農家忙餘所唱,市井小民平時歌詠的「歌仔」、「臺灣雜念」、街頭賣藝的盲人「唸歌」或乞丐走唱的「乞食調」等,唱的都是「錦歌」。 布袋戲剛開始只是一般老百姓業餘的單純歌唱,由於廣受喜愛,慢慢發展成職業江湖藝人的通俗故事說唱 。  布袋戲 布袋戲又稱作掌中戲, 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與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 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 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之軀幹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 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 打陀螺 陀螺,也作陀羅,閩南語稱作「干樂」, 英文稱之為「 SPINNING TOP 」, 日本語中以漢字「獨樂」表示,稱「KOMA」。 它是一種用手、繩子或其他方式施力後使其旋轉並能以一定的軸心轉動的玩具,目前所知有木頭、竹子、籐、玻璃、皮飾等製成, 甚至用硬紙板、 CD 片、瓶蓋等物加上竹筷或小木棍也能做成簡易的陀螺。 踩高蹺 踩高蹺是我國許多地方流行的一種節日舞蹈形式。 一個個化了妝的人,腳踩三、四尺高的木蹺,手持各種道具,配音樂 、戲曲做表演,可以集體對舞,或以啞劇的方式,表演某一段戲文。精彩的表演把節日氣氛推向高潮。 跳鼓陣 跳鼓乃昔日迎日神賽會或神明壽誕慶祝之用。因時有一人背著股,且以背鼓者為活動中心,做隊形變化,是為跳鼓。 跳鼓陣的表演,大約在國家慶典或民間賽會時,因其所表演其跳進退蘊含著無限的青春活動與威武,乃含蘊著宣揚國加強政,祝賀國家太平,更配合各陣容及隊形變化,以顯我民族特性。 皮影戲 中國皮影戲起源於何時,因文獻不足,無法確知。 皮影戲的表演是藉著一面影窗,利用燈光照射原理和平面映象來表現,將紙偶或皮偶影射出來,配合音樂、唱白來表演戲劇故事。 平面的藝術造型,郤有著與真人扮演截然不同的觀賞趣味。 扯鈴 扯鈴是我國傳統的民俗技藝之一,是一種適合男女老少的運動。 扯鈴有兩個空心圓輪,輪邊上開了幾個孔,圓輪中間有一根軸,腰部很細,玩得時候用繫有一根繩子的兩根竹棍,將綿線兜住扯鈴,一高一低的拉扯著繩子,繩子就拖著鈴飛轉起來。 使扯鈴由慢而快旋轉,就稱為運鈴。 基本的運鈴有三種: 交叉線運鈴、開線運鈴、繞線運鈴。 挽臉 「24送神、25挽面」,出嫁的女人才能挽面,且要選在25號,是因為代表---改頭換面,迎接新的一年。 挽臉是中國民間流傳的美容技法,有悠久的歷史,主要功能是拔除臉上的汗毛,讓塗在臉上的粉妝可以更勻稱,挽面可使皮膚潔淨,除去臉上最細的汗毛,效果可持續兩週 宋江陣 原始的宋江陣相傳由一百零八人組成,以喻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然而今日真正的宋江陣組成卻沒有一百零八人的隊伍。這是因為宋江陣師傅認為一百零八人為不祥之陣,可能因為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皆死於非命,名間相信死於非命者終成厲鬼 。 木雕 台灣原住民的原始藝術,表現在工藝創作上,是多樣而豐富的,尤其是木雕藝術的雕刻創作,更有原住民特有的粗獷風格,台灣南部的排灣族和魯凱族更將雕刻創作融入住屋文化中,展現出特有的木刻風貌。 天燈 又名孔明燈 相傳為三國時代的諸葛亮(孔明)所創。當初為了傳遞軍情,遂利用熱氣上升原理製作燈盞飄浮於空中,造成錯誤的「星象」資訊,用以欺騙司馬懿大軍。後逐漸流傳至民間,成為凡人向上天許願祈福的媒介。 紙傘 油紙傘可說是美濃最具代表的手工藝,主要手藝傳承自廣東師傅,最盛時曾達到十餘家,曾經一度沒落,但是還是保存了下來。油紙傘在客家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除了實用性的遮風避雨用途外,更是一種帶有寓意,是一種吉祥的象徵。 陶笛 在西方音樂史上,歸類為長笛類樂器,特別的是,大部分的長笛纇樂器是管狀的,而壎卻是球狀或蛋型的。它的發聲上雖然也是屬於「邊堎音樂器」,但不像其他長笛類是開管式,它是一種閉管式的樂器,早期的壎的材料有用泥土、骨頭、果殼等天然材料,現在多用陶瓷製作,也因此有了陶笛這個名字。 琉璃珠 琉璃珠又稱蜻蛉珠,和青銅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