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线条对中国画的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线条对中国画的影响.doc

浅析线条对中国画的影响   不论古今中外,每幅画里都少不了线条,线条一直是以各种形式存在于绘画艺术中,在西方绘画艺术中,大多以线呈面,利用光影来表达绘画的美。然而对于中国画而言,线条是国画的精髓之所在。线条黏连着墨色,墨色划出的线条,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笔蘸墨,画出的根根线条,不求形似,更求洒脱和其中的意境。线条是表现国画的基本同时也是国画中的精髓。而线条的多变性,正是我们所要掌握和研究的内容。   一、独特的艺术线条语言   中国绘画注重的是对精神的把握和运用,如何能把精神绘入画中,线条功不可没。以形写神说的就是线条的“型”。我们大家都知道线条有的长短、疏密、粗细之分,然而这些不同的变化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可以说线条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有着“精神领袖”的作用,是中国画的魂。线条不但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同时也可以体现作者的个性,品德以及想要抒发的感情。它中国绘画艺术中造型的一个重要手段,区区一根线条便能以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创作者思想和情感。   二、线描的不同种类   按照线条的线性特征,前辈们把线条分为四大。   (1)行云流水描,用笔如云,舒卷自如,属于虚起虚收型。代表画家有宋代的李公麟。   (2)铁线描,下笔用中锋圆润之处,没有丝毫柔弱之感,用笔实起实收,线条均匀多为直线。代表画家有顾恺之和阎立本。   (3)钉头鼠尾描,线条形状,前肥后利。代表有清代任伯年的《风尘三侠》。   (4)折芦描,它的用笔略粗,转折的地方大部分为直角。   这些描法各不相同,这些线条用笔有轻、重、疾、缓,用线有粗、细、刚、柔。用墨有浓、淡、干、枯的变化。从而表达出画的意境美和作家自身的思想情感。时代的不同,线条在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中的表现以及演变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   三、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绘画中的线条   纵观历史,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画的线既有共同点,同时也在跟随历史的步伐演变出它每个时期的不同点。   我们先从最早的原始社会来看,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大多画在墙壁、岩石、彩陶上,以原始的线条表现,从而组成为画。线条以圆润柔软为主,其中最具有代表的就是有人面纹、鱼纹的半坡类型彩陶装饰。夏商周这三个阶段的绘画艺术,通常画在丝帛和墙壁上,以人像为主。在距今已经有二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绘画由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以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为最盛。这些思想对中国传统艺术也有其深远影响,线条的表现也都带有独特的儒家和道家韵味,再也不是机械而又死板单一的线条,变得有生机并且充满哲理。   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了更大一步发展。绘画的门类也变得异常丰富,然而万变不离其宗,都和线条有脱不开的关系,不论是木刻还是壁画,他们的表达手法都离不开线。这里以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图》为例,它描绘了一身着细腰长裙,侧身双手合实的贵族妇女,在飞龙和鸾凤的接引下,向天国飞升的玄幻美妙之景,画中的人物仪态肃然,比例匀称,格调庄重典雅,勾线流利且挺拔有力。西汉时期卜千秋夫妇的墓室壁画对线的运用尤为讲究,线条的疾徐顿挫,虚实转折巧妙的以疏密,长短方圆等不同的韵律和基调的搭配,从而营造出了这幅壁画精美绝伦和举世无双之妙。   跟随历史的长河,我们来看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绘画逐渐演变成了单幅的卷轴画,成为了独立的艺术欣赏作品,同时它的题材也亦日益扩大。是中国绘画线条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画家和书法家讲究“放荡不羁”他们追求无拘无束,不拘泥于礼法和形迹。以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为之最妙。从相传至今临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可以看到线条的平和和自然,委婉和健秀。南齐谢赫在其《画品》中提出“六法论”自六法论提出后,中国的古代绘画艺术进入了理论的自觉的时期。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高下和成败的标准。其中的骨法用笔便成为历代画家绘画的最基本要求。以线造型,用线条来表现万物,线条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理论的高度。到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绘画艺术走向了一个相遇于过去的高峰。在继承了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同时还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这一时期的线条细密精致,其中代表有画圣吴道子,他的《八十七神仙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白描人物长卷,被历代画家艺术家奉为花坛之瑰宝。   两宋时期的绘画又进一步的成熟和繁荣,人物画已经转向为描绘日常生活,宗教画逐渐衰退,然而在笔法的运用上面,书法家和画家们越来越觉得“用墨”之重要,开始以墨色来改变和扩展自己的作品的空间,使线条的表达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以李公麟和梁楷为代表,其中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可称之为独特的奇绝作品。元明清时期,中国绘画艺术进入了一个不同意义上的全新时期。开始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意,意中有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