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女性的精神特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湘女性的精神特质.doc

湖湘女性的精神特质   选修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选修课的设置往往体现着一所高校的专业特点、教学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选修课的教学不仅对教师教学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是对教师独创性学术研究能力的一种考验。湖南女子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了专业选修课《湖湘文化研究》课程。笔者在讲述这门课程时,不仅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分析湖湘文化的本质特征,而且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女校特色,从女性文化的角度阐释湖湘女性的精神特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程的教学实效。   一、湘女多情,坚贞不渝   自古湘女多情,首先表现为对爱人的痴情和专情。古老的楚地,远古时期就有舜之二妃娥皇和女英泪洒翠竹、沉湘以死的美丽传说,表现了她们对夫君大舜生死相随的至性、至情,成为坚贞不渝爱情的象征,君山、斑竹都由此得名,湘女多情由此说起。澧州孟姜女的形象,很好地表现了不受礼教约束的南方少女对自由爱情和自主婚姻的大胆追求,她是在江南湘楚文化中孕育、成长的美女、贞女和情女。神话传说,表征了一种无意识的集体信仰,带有极大感动当地人民心灵的力量,带来余音绕梁的历史回响。据《中国女性诗歌粹编》载:宋人谭意歌,自幼随亲流落潭州。许身茶官张正字。两年后,张调官返里因慈亲内逼,另娶孙氏。谭闭门课子。三年后,孙氏死,张正式纳彩,娶谭归京师,夫妇偕老。其《寄夫诗》云:“潇湘江上探春回,消尽寒冰落尽梅。愿得儿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归来”。《极相思令》云:“湘东最是得春先,和气暖如绵。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对景感时情绪乱,这密意翠羽空传。风前月下,花时永昼,洒泪何言”。其人其诗,生动诠释了多情湘女对丈夫的日夜思念与深挚爱情。楚人麻城董少玉盼夫归来的诗,“驿路花将发,离亭柳漫垂。凭栏无一事,日日数归期”,也是湘女清润婉秀,情意绵绵的生动写照。   正如《湘女多情》歌词“骄杨宁死犹坚贞”所言,在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青春和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杰出女性杨开慧的身上,也很好地展现了湖湘女性多情坚贞的精神特质。1928年10月杨开慧写诗《偶感》,寄托自己对远在井冈山领导武装斗争的毛泽东的无限情思:“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恨无双飞翩,一飞去见兹人。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杨开慧在1930午10月被捕后,面对穷凶极恶的国民党长沙警各司令部“铲共队”的种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在杨开慧、伍若兰(朱德妻子)等革命女战士灿烂的生命底色中积淀了一代代湖湘女性坚贞不渝的精神传承,在她们动人心魄的爱情绝唱中展现了对爱情和信仰难分彼此的无限坚贞。   二、善良敦厚,大情大爱   湖湘女性心地善良,以诚待人,热情好客,率真纯朴。大湘西是湖南国际旅游的第一品牌,有人说这里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大山,不是秀水,而是这里的女人。肩挑的是女人,背伏的是女人,划船的是女人,在田间劳作的是女人,在街头叫卖做生意的还是女人。难怪大文豪沈从文先生描绘大湘西时称赞女子从来不惜笔墨。她们十分勤劳,她们十分纯朴,她们十分好客,在她们的身上沉淀的是湖湘女性善良敦厚的传统美德。历史悠久的文化渊源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往往凝结为纯朴厚实的民间文艺。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湖南花鼓戏,剧目短小活泼,诙谐风趣,其内容多以反映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如“扯笋”、“打鸟”、“盘花”等,充分表达了湖湘女性勤劳勇敢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调和淳朴善良的民间风俗。   历来女子之作,多为柔弱之吟唱,极少关心社会生活,她们的“多情”往往局限于一个狭隘的圈子,其内涵主要是创作主体在自我闭塞的生活空间和思维空间的沉潜中,对个体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入微体验和精细品尝,这种近乎定型化的古代才女性格特征直至近代民主革命家和文学家秋瑾才打开新局面。这位祖籍浙江的湖南媳妇深受湖湘文化影响,是湖湘文化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她曾长期在湖南生活,常与唐群英、葛健豪往来,情同手足,亲如姐妹,都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鉴湖女侠”的大情大爱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爱国之情忧国之思。这是秋瑾情感世界的核心,也是最能体现秋瑾情感个性特征的部分。秋瑾于1900年庚子事变期间,怀着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写下诗歌《杞人忧》,其后《感事》诗中又有“东侵忧未己,西望计如何?儒士思投笔,闺人欲负戈”之语,爱国激情愈加强烈。秋瑾身为女子,却同样时时以民族命运为念,表现出以国为家、以身许天下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二是对苦难同胞的真挚感情。《同胞苦》每节开头都响彻作者动情的呼吁:“同胞苦,同胞之苦苦如苦黄连”。“愿我同胞振精神,勿勿勿勿再醉眠”也表达了秋瑾对全国同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