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海高院:《庭审百问(一)》2006.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高院:《庭审百问(一)》2006.doc

上海法院《庭审百问(一)》 一、庭前以诉讼须知方式告知诉讼权利义务的,审判人员当庭是否还需按庭审程序告知 答:审判人品在实践中的做法不统一。我们认为,告知的目的是为了让当事入知道哪些诉讼权利可以行使,哪些诉讼义务必须履行,因此,如果在庭前发送的诉讼须知等诉讼文件中已包含诉讼权利义务内容的,审判人员当庭可不必重复告知,以节省时间,提高庭审效率。但是,审判人员当庭仍应根据不同的庭前情况询问当事人:“你方是否已收到诉讼须知?”或“你方对本院送达的受理通知书 应诉通知书等 中所告知的诉讼权利和义务是否已清楚?”或“你方是否已清楚诉讼权利和义务?”,以确认当事人是否确已了解。若当事人答复未收到或仍不清楚诉讼权利义务时,审判人员需在窿审中完整告知。 应注意的是,审判人员在当庭不再告知诉讼权利义务情形卜,仍应征询当事人回避申请与否的意见。 二、当事人迟到且原因不明情形下,审判人员是否需进入法庭 答:对这种情形,目前做法各不相同,归纳下来主要有以下四种: 1、审判人员和书记员进入法庭等侯; 2、审判人员和书记员均在法庭外等候,并联系迟到方当事人,待当事人到庭后,审判人员和书记员再一起进入法庭; 3、书记员进入法庭等候,但不作任何情况说明,在当事人到达后,通知审判人员入庭; 4、审判人员在法庭外等侯,由书记员向已到庭的一方当事人说明情况,并联系迟到方当事人。待当事人到齐或未到庭原因了解后,审判人员才入庭。 我们认为,第1种做法表明了审判人员遵守准时开庭的时间,但是,审判人员先于当事人人庭,有失法庭的威严;第2种做法则让准时到庭的当事人,以及参加旁听的其他案外人员,产生法院开庭不准时的误解,有损庭审这一重要司法活动的严肃性;第3、4种做法可以避免第1种做法的缺陷,然第3种仅有等侯而没有说明的做法,仍没有完全解决第2种做法中可能存在的误解因素。 因此,相比较,按第4种做法较为妥当,但是,书记员说明时应包含以下内容:“开庭时间已到。x x当事人还没有别庭,原因不清楚,考虑到庭审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联系一下,请你们稍等”。我们同时建议:有条件的法院,遇此情形,可在法庭摆放一块告示牌:“当事人尚未到庭,原因不明,正在联系中,请稍等”。这样既比较规范,又可让联系间隙任何进入法庭的人员随时了解。 三、一方当事人只有一位委托代理人出庭,而该委托代理人出庭手续尚未提交的,庭审能否进行 答:委托代理人没有提交任何代理手续的,应当不具备代理资格:但是,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有—-定原因的,如:委托书邮寄在途、庭前刚聘请未及办理委托手续等。因此,遇此类特殊情况还需作例外处理,我们建议可先让该方当事人即刻传真一份委托书后再开庭,并告知庭后限期补交原件:若当场无法传真的,考虑为避免重新安排开庭影响审限等情况,审判人员可在综合下列因素后,视情决定是否允许该代理人出庭:1、是否有利于法院查清事实;2、案件复杂、重大程度;3、另一方当事人往返成木和是否同意;4、证人出庭情形下,是否可能产生庭后手续不能补交而污染证人的后果;5、未能提交原因是否合理以及补交的可能性:6、该代理人的身份和权限。 若决定该代理入出庭的,审判人员还应明确告知:“原告 被告 委托代理人没有出庭手续,应在指定的x x期限内予以补交,如能在期限内补交的,今天的陈述有效;如不能补交的,则今天出庭的代理人资格不予确认,案件按撤诉 或缺席 处理”,并记明笔录,然后,再进行庭审。 四、一方当事人有两位委托代理人出庭,其中一位尚未提交出庭手续的,是否允许其出庭 答:在有两位委托代理人情形下,对尚未提交代理手续的代理人是否出庭,审判人员町参考上述第三条意见的六项因素来决定,但应注意的是,由于该方当事人有两位代理人,无手续的代理人不出庭一般不会影响庭审的正常进行,故掌握时应当更加严格。 五、当事人要求审判人员回避的理由不成立时,审判人员应如何告知? 答:审判人员应告知内容如下:“原告 被告 当庭申请x x法官回避,经审查,你方申请回避的事由无事实依据和正当理由,不符合《民诉法》第四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所列情形。根据《民诉法》第四十亡条的规定,经本院院长决定,驳回你方的回避申请。若你方对决定不服,可申请复议,但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x x法官不停止本案审理工作。请书记员记录在案。现在继续开庭”。 上述告知内容,在要求审判长回避的情形下,可由庭长、副庭长宣布,若审判长由庭长或副庭长担任的,可由该庭其他庭长宣布;在要求审判长以外的合议庭其他成员回避的情形下,由审判长宣布。 六、当被告对原告诉称仅作笼统答辩,无针对性且争议焦点不明晰时,审判人员如何引导当事人答辩 答:对于诉讼能力较低的被告,审判人员在其未能作出针对性答辩时,应当注意加以引导,可采取要求被告具体回答“对原告诉称的事实哪些有异议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