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25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作业 二十五 一、选择题 1. 2014·河北名校联考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果蝇DNA分子中基因的缺失是基因突变导致的 B.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环境的变化可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D.经人工选择获得的优良品种不一定能适应自然环境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与进化。基因的缺失是染色体片段缺失 结构变异 的结果,故A错;基因突变有的是有害的、有的是有利的,大部分是既无害也无利,就利害来说,利多害少,但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故B正确;环境变化引起自然选择从而定向改变基因频率,故C正确。“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不同,只是对人类有利,对生物适应环境不一定有利,故D正确。综上所述,选A。 答案:A 2. 2013·潍坊三县市联考 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连续自交n代,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 1/2 n,AA和aa的频率均为 1/2 [1- 1/2 n]。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A.没有发生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B.没有发生生物进化 C.发生了隔离 D.发生了自然选择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说明生物没有进化。 答案:B 3. 2013·黄冈联考 八倍体小黑麦 8N=56 是我国科学家利用普通小麦 6N=42 和黑麦 2N=14 杂交获得杂种幼苗后,经秋水仙素处理培育而成的高产小麦新品种,据此可推断出 A.小黑麦是普通小麦与黑麦共同进化的产物 B.小黑麦的产生没有改变生物基因库的数量和基因频率 C.小黑麦是新物种,其单倍体不可育 D.普通小麦与黑麦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解析: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小黑麦是通过多倍体育种方法获得的,并不是共同进化的产物;小黑麦是一个新的物种,它的出现增加了种群基因库的数量。 答案:C 4.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解析: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地理隔离能使种群的基因库产生差别,但不一定能产生生殖隔离;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答案:D 5. 2013·河北衡水中学期中考试 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部分遗传多样性 B.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 C.落粒性突变对普通野生稻有利,对普通栽培稻也有利 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 解析:在普通野生稻进化为普通栽培稻的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隔离,使其与野生稻没有基因交流,从而丧失了部分遗传多样性;落粒性突变对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都有利 传种接代 ,只是不利于人收获;普通野生稻所含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育种方法使栽培稻具有抗虫性状,是水稻育种的重要资源,故A、C、D项正确。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而不是由遗传变异决定的,故B项错误。 答案:B 6. 2013·安徽、江南十校联考 下表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基因A的频率 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10 基因a的频率 0.01 0.19 0.36 0.51 0.64 0.75 0.84 0.90   A.在1900~1970年间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利于该物种适应新环境 C.1970年该种群Aa基因型的频率一定为18%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 解析:1970年该种群并不是处于遗传平衡条件下,Aa的频率不一定为18%。 答案:C 7. 2013·河北衡水中学期中考试 最近研究发现线粒体的进化速率非常快,它的一个基因的进化速率 突变速率 大约是一个核基因进化速率的6~17倍。下列哪项解释不能成立 A.线粒体DNA增殖时间短,快速增殖为突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B.线粒体DNA无蛋白质保护,容易诱发突变 C.线粒体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命没有影响,没有任何选择压力,突变比较容易保留下来 D.线粒体DNA复制时,可能存在纠错能力低,并缺乏相应的修复机制 解析:与核基因相比,线粒体内的基因数目较少,没有与蛋白质结合,存在于染色体上

文档评论(0)

338945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