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病D2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例 刘某,女性,28岁。急起双下肢乏力,小便潴留3天 患者3天前受凉后发热,体温38.5度,服用“感冒”药无好转。随后出现双下肢乏力、麻木,尚能行走,小便不能解出,遂于泌尿科就诊,查泌尿系B超未见异常。下肢乏力逐渐加重。 查体:颅神经检查正常。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低,腱反射未引出。胸2水平以下痛、温、触觉减退。可见膀胱充盈。双下肢Babinski征阳性。 问题:诊断思路? 病例 邹某,男性,38岁。渐起四肢乏力,行走不稳1月。 患者1月前渐起四肢乏力,伴行走不稳,夜间尤甚、黒暗中不敢行走,有脚踩棉花感。曾于当地医院行头颅CT未见异常,治疗无好转。症状逐渐加重。 患者自述有“胃病”病史5年,未正规治疗。 查体:贫血貌。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4级,肌张力稍高,四肢腱反射活跃。闭目难立征阳性,四肢位置觉和震动觉减退,下肢尤甚。双下肢Babinski征阳性。 问题:诊断思路? 急性期治疗 皮质类固醇为主, 免疫球蛋白 维生素B族 适当选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加强护理, 防止并发症 治疗 1. 药物治疗 ①皮质类固醇激素 ②免疫球蛋白: 急性上升性脊髓炎横贯性脊髓炎 急性期立即使用, 成人0.4g/kg.d, 连用3~5d ③抗生素: 预防和治疗泌尿道呼吸道感染 ④维生素B族\烟酸\三磷酸腺苷\胞二磷胆碱等 治疗 本病无特效治疗, 主要是减轻脊髓损害\防治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 2. 维持呼吸通畅 急性上升性脊髓炎高颈段脊髓炎可发生呼吸 肌麻痹 轻度呼吸困难可用化痰药超声雾化吸入 重症呼吸困难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通 畅;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 治疗 治疗 3. 预防并发症 ①翻身\拍背, 防止坠积性肺炎, 瘫肢保持功能位 ②骨隆起处放置气圈, 按摩皮肤, 活动瘫痪肢体 ③皮肤发红用70%酒精轻揉, 涂3.5%安息香酊; 褥 疮局部换药, 加强营养; 忌用热水袋以防烫伤 ④排尿障碍行留置导尿, 预防尿路感染; 吞咽困难 应放置胃管 4. 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 SCD 维生素B12缺乏 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周围神经 临床表现双下肢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 \痉挛性截瘫周围性神经病变 概念(Definition) 病因发病机制 维生素B12 核蛋白 合成及 髓鞘形 成 缺乏 髓鞘合 成障碍 脊髓后 索\侧 索病变 精神症状 参与血 红蛋白 合成 恶性贫血 日需求量仅1~2μg 与胃底腺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结合成稳定复合物, 方可在回肠远端吸收 胃大部切除术后 大量酗酒伴萎缩性胃炎 先天性内因子分泌缺陷 叶酸缺乏 小肠原发性吸收不良 回肠切除 血液运钴胺蛋白缺乏 1. 多在中年以上起病, 男女无明显差异 慢性或亚急性起病, 缓慢进展 出现神经症状前多有苍白\倦怠\腹泻舌炎等, 伴血清Vit.B12 降低 早期症状为双下肢无力\发硬手动作笨拙,行走 不稳, 踩棉花感, 步态蹒跚基底增宽 足趾\手指末端持续对称性刺痛\麻木烧灼感等 双下肢振动\位置觉障碍, 远端明显, Romberg征 (+), 少数有手套\袜子样感觉减退 极少数患者脊髓后\侧索损害典型, 但血清Vit.B12 含量正常(不伴Vit.B12缺乏的亚急性联合变性) 临床表现 2. 可出现双下肢不完全痉挛性瘫, 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亢进病理征 周围神经病变较重可见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 但病理征常为阳性 有些病人屈颈时出现Lhermitte征(由脊背向下肢 放射的针刺感) 晚期可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 Diseases of the Spinal Cord 脊髓疾病 第一节 概述 颈膨大腰膨大分别支配上肢与下肢 颈膨大: C5~T2节段 腰膨大: L1~S2节段 腰膨大以下为脊髓圆锥(S3~5 尾节) 圆锥尖端伸出终丝, 终止于第1尾椎骨膜 脊髓解剖 1. 外部结构 脊髓内部结构 灰质 脊髓前角 脊髓后角 脊髓侧角 白质 皮质脊髓束 脊髓丘脑束 薄束楔束 脊髓解剖 2. 内部结构 起源于两侧椎动脉颅内部分, 在延髓腹侧合成一 支, 沿脊髓前正中裂下行, 为全部脊髓供血 每cm分出3~4支沟连合动脉, 左右交替深入脊髓,

文档评论(0)

338945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