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旋转实验指导书
心理旋转实验指导书
篇一:心理旋转实验报告1
心理旋转实验报告
摘要该实验采用不同方向和角度的R字符,研究了4名大学生在不同的方向和旋转角度下判断字符正像或镜像的反应时,结果表明(1)心理旋转是存在的,且基本支持Cooper和Shepard研究的结果, (2) 不同被试完成任务时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有些被试在反应的时候极可能不是完全的心理旋转。
关键词:心理旋转 表象 命题表征
1 引言
Cooper和Shepard (1973)用不同倾斜角度的正的和反的字母、数码,对心理旋转作了进一步研究。以R字母所做的实验结果发现,当样本为垂直的正位时,即旋转的角度为0°或360°,不管是正常的或镜像的,判定所需时间较少,而当样本作了不同角度的旋转,反应时随之增加,当样本旋转了180°时,反应时为最长,随着样本的旋转度数的进一步增大,反应时反而逐渐减少.以180°为界,曲线的两侧时对称的。
Shepard等关于心理旋转的研究着眼于表象的表征和加工,它有力地支持将表象看作一种独立的心理表征的观点。但命题表征说认为它同样可以解释心理旋转的实验结果。
本研究旨在验证Cooper和Shepard实验。
2 实验
2.1 被试
被试为应用心理专业的本科生4人。
2.2 材料和仪器
2.2.1 JGW-B型心理实验台速视器单元 , 计时记数器单元, 手键一个。
2.2.2测试卡片12张,每张上面有正向或反向的“R”一个。两种字母的倾斜角度有六种: 0°、60°、120°、180°、240°、300°。注视卡片一张。
2.3程序
2.3.1卡片随机排好顺序并列表,将顺序号写在卡片的背面(用铅笔写),将
2.3.2接上电源;将导线的一端接速视仪的“反应时检处”,另一端接计时计数器的反应时输入反应时手键接计时计数器的碑石侧“手键”插口上。
2.3.3速视仪选择“ON”灯亮表示接通。明度测试卡调节A、B视场的明度达到基本一致;在工作方式选择栏,将A选“定时”;B选“背景”。选“A—B”顺序工作方式;在时间选择栏将A定为“0200”。
2.3.4打开计时计数器电源,电源灯亮计时屏幕显示“0.000”,正确系数与错误次数均显示“0”,表示电源接通,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
2.3.5将注视点卡片输入B视场。被试坐在桌前,面部紧贴速视器观察窗,两眼注视屏幕中心的注意点,左、右两手食指分别按在手键的红、黄按钮上。
2.3.6指导语:“我宣布预备口令时实验开始,请你判断屏幕上的字母是正相的R’还是镜像的R’。如果你认为是正相则用左手指按红键,同时报告正,如果你认为是镜像的R’就用右手食指按黄键,同时报告R’反。要求判断和按键准确而且迅速。”
2.3.7将实验卡片按顺序依次输入A视场。主试每输入一张卡片同时发出“预备“口令1—2秒后按下速视器单元的“触发”键,计时计数器自动记录被试没次的反应时间与反应结果。
2.3.8实验结束后询问被试是否在进行心理旋转。
2.3.9按计时计数器的打印键,打印实验结果。
3 结果与分析
计算出第一名不同角度条件的平均反应时间(ms)。并以平均反应时间为纵坐标,以对应的角度为横坐标,画曲线图。
计算出第二名不同角度条件的平均反应时间(ms)。并以平均反应时间为纵坐标,以对应的角度为横坐标,画曲线图。
计算出第三名不同角度条件的平均反应时间(ms)。并以平均反应时间为纵坐标,以对应的角度为横坐标,画曲线图。
ms)。并以平均反应时间为纵坐标,以对应的角度为横坐标,画曲线图。
平均数
Sum of Mean Sig
Squares df Square F .
Between 601081.120216.82.545 Groups 458 .292 6 8
Within 262079214559918 Groups .375 .576
Total 322187323 .833
F(5,23)=0.826,P〉0.05;各旋转角度之间差异在统计学上不显著。 4 分析和讨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旋转的角度为0°或300°,不管是正常的或镜像的,判定所需时间都较少,而当样本作了不同角度的旋转,反应时随之增加,当样本旋转了180°时,反应时为最长(第二位被试除外),随着样本的旋转度数的进一步增大,反应时反而逐渐减少。因此,实验结果支持心理旋转存在的事实。
但我们可以发现,结果和 Cooper 和Shepard(1973)的结果并非完全一致。对此,我们可以给出这样的解释:镜像的时间比正像的高出不少,或许是由于正像要比镜像的熟悉度高。
通过对被试的内省结果发现,一些被试在最开始时就确定了4个标准,即180°的镜像和正像也是参照标准,因此180°的反应时也很短(第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