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赏识阳光 真爱触动心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沐浴赏识阳光 真爱触动心灵.doc

沐浴赏识阳光 真爱触动心灵   中央教科所朱小曼教授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应该是阳光的、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面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我思考如何走进他们的心灵,如何拉近情感的距离,如何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让他们快乐成长。   教育是讲究艺术的,欣赏和批评学生,取得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经常鼓励学生,学生能显示友好的态度,学习积极性、自信心能得到明显提高。惩罚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无论是育人者,还是被教育者,没有人喜欢惩罚,但教育似乎离不开惩罚。读了教育家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我们会由衷地佩服他的惩罚之道,他教育学生的方法层出不穷,让我们受益匪浅。通常,他给学生的惩罚轻松而深刻,但又不是我们能很容易效仿的。   魏书生始终倡导“惩戒教育”,他说:“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适时适量地施肥浇水;治病要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育人先知人。”他当班主任确实制定了一系列惩罚措施,比如学生犯错后要做一件好事、唱支歌、写500字“说明书”、写1000字“心理病历”、选举“闲话能手”等。其处罚办法由轻到重,视学生的违纪程度而定,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他的这些做法,让学生受到处罚却心生暖意,而有些老师处罚学生反倒让学生心生不满甚至怨恨。这些方式,与其说是惩戒,不如说是给学生树立自信、锻炼意志的好机会。最重要的一点是,魏老师的教育方法无论多么丰富,其出发点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对学生真诚的爱与尊重,同时魏书生的班级采用民主科学管理,因此他的“惩戒教育”实际上是“爱的艺术”。   魏书生说:“光强调教师要爱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具体研究怎样去爱。如果不会爱,原来想爱,后来也变得不爱。”教师到底怎样去爱学生?我们看下面几个案例。   案例一:“经验”之学   2009年,湖南省某初中初一学生A跳楼自杀,据警方调查,当日上午英语课,学生A与同学B讲话,被英语老师罚写1000字的检讨。写检讨是该班的班规,学生A已被罚写10多次,一直感到“很羞辱”,甚至“忍无可忍”。据这位女英语教师说,她的千字检讨书“经验”,是从我国当代教育家魏书生那里学的。   这个学生的死,让我们反思。教师“惩罚”学生要讲方式方法,学习别人经验要会吸取精华。魏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历经艰难,终于获得了成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我要是年轻一半,我一定要拜他为师,向他学习!”大师尚如此,何况我们普通人呢?但我们学习魏书生,学什么?怎么学?无疑,魏书生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热爱,淡泊名利的品格,不断追求、勇于超越的治学精神,民主、科学的教学思想方法等,都是我们学习的内容。在学习他的经验时,要结合学生特点及自身情况,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习他教育思想的精髓,别人的经验不能对自己生搬硬套。   案例二:一缕阳光   走进学生的心灵,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这学期初,王润泽刚从平行班“滚动”到实验班来,一时难以适应环境,思想包袱重,精神压力大,而且听了一些关于实验班如何残酷竞争的“小道”消息,一直犹豫着是否退回原班级,他的父母不在身边,他远在杭州的妈妈十分焦急,多次打电话给我。他上课时心不在焉,情绪低落,经常犯这样那样的错,见他这样,我直接地批评他一次,总以为我批评他是为他好。但效果甚微,他见了我,也总是低头不语。见此情景,我常想,难道我错了吗?是呀!自己对学生也有爱呀,可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去爱,一犯错,就批评,没真正试过走进他的世界,心平气和地用道理去说服他,从不冷静下来想想,如何爱才得法,才能让他明白道理。为此,我从关心他的生活着手,多找他谈心,掌握他的困惑,跟他一起解决难题。星期天我带他理发,到我家辅导功课、吃饭,他几次生病,我带他去看医生,其中有一次他生病,我带他输液到次日凌晨两点以后才回来。   原先见了我,总是把头低着的王润泽,现在见了我也能羞涩地朝我笑了。我和他渐渐有了许多的对话。在走廊里遇见时,他也会小声地说:“老师好。”我总是笑着冲他点点头,或是回应他。他在周记里说,每次见到老师的那个微笑,就像一缕阳光,让他饱受了温暖的照耀。我高兴的是他的心理变化。他像变了个人似的快乐起来了,成绩也一直在上升。   我经过这次的反思,更加小心,加倍努力地呵护每一根小草,滋润每一片绿叶。   魏老师在书中这样描述,“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了解,使教师的工作如同有了源头活水,常做常新”。我想我正是吸取魏老师这种走进学生心灵的精华,学生受我的情感打动,理解、接受了我。   案例三:一条短信   赏识就像一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