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生物产业写出转型跨越新篇章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心速读:】在云南,没有那个产业向生物产业那样,既耀人眼球,独一无二,又土壤细流,施施而行。资源禀赋独特的云南,其生物产业发展之路有过曲折艰辛,也不乏精彩之笔。从起步零星分散到形成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从传统粗放迈向依靠科技提质增效,从默默无闻到一大批云字号特色品牌打响,生物产业正成为云南绿色GDP的领航产业。 而拥有巨大生物资源的红河,成为云南生物产业的一枝独秀。1987年红河州中草药资源普查统计,全州已查明记载的中草药有911种,其中药用植物资源菌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计770种,药用动物资源140种,药用矿物资源1种,分别隶属224科。红河州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极大地促进了生物药产业的发展,助推红河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目标的早日实现。·近年来,红河发展了以灯盏花、板蓝根、通关藤、银杏、葛根、龙胆草、药用石斛、重楼为主的中药材原料基地种植,并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4年底,红河生物药业累计种植面积达到99.26万亩,产量达13.17万吨,惠及农户110307户,生物药产值达48.3亿元。“红药”品牌,开始在云字号特色品牌中崭露头角,并倍受青睐。 红河生物产业谱写转型跨越新篇章 “生物产业涉及农业、工业和流通等领域,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加快推进生物产业发展,是红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发展生物产业办公室主任李珍眼里,生物产业举足轻重,是提升红河特色优势产业上层次、上台阶、上水平的关键。“生物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事实上,“十一五”期间,红河通过实施原料基地建设、精深加工、科技创新、品牌培育、招商引资六大工程,生物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已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按规划,“十二五”期间,红河将坚持做大做强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林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花卉园艺、天然纤维、现代畜牧业渔等产业,使生物产业发展的速度年均达到20%左右。 乘势而为 打造生物产业新高地 去年,云南省政府提出要重点打造的“5个万亿元产业”中就有大生物产业。按照规划,到2016年,云南省生物产业总产值有望达到8000亿;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突破1.2万亿。 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红河的生物产业获得了更为难得的机遇。在此背景下,红河州委、州政府审时度势,进一步加强了对推进生物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生物药业、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外向型绿色食品等产业,促进红河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李珍介绍,目前,生物产业在红河的支撑作用已经由单领域拓展到了多领域,产业规模屡创新高。产业结构由传统型迈向现代型,产业发展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支撑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市场开拓由本土扩展到国外,加上政策支撑及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从无序逐步走向有序,产业发展环境得到新优化。 截至2014年底,红河生物药业累计种植面积达到99.26万亩,产量达13.17万吨,涉及农户110307户,生物药产值达48.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8.45亿元,工业产值达9.85亿元。目前全州各类生物药业企业20余户,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家,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2家,产值1000万元以上企业5家;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的单品种药材有9个,其中灯盏花1.7万亩,南板蓝根5.2万亩,砂仁1.78万亩,三七25.75万亩,草果44.83万亩,葛根2.5万亩,美藤果1.1万亩,万寿菊4.1万亩,除虫菊1.15万亩。 根据国家和省确定的生物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红河抓住生物产业大调整、大融合、大发展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生物药资源比较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产业化、规模化、集聚化、市场化发展为突破口,以科技为动力,力争到2017年和2020年,全州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和250亿元以上,把红河州建成云南省生物药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重点发力 大生物产业全面升级 “生物产业涉及的面很广,在发展阶段,我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需要突出优势抓重点,形成红河生物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优势。”李珍坦言,在红河州生物产业形成如今的局面之前,只有“两烟”为可被称为龙头,但这显然无法满足红河在生物产业方面的“野心”。 按规划,红河近几年内将重点建设泸西和建水两个“省级生物产业示范基地”、红河国家经济开发区生物产业加工园区、屏边生物产业示范基地、绿春石斛产业示范基地等5大示范基地。李珍强调,要成为省级示范和标杆,就要打造几个在云南甚至全国都数一数二的产品,在云字号特色品牌中贴上“红药”标签。 生物医药产业可以说是大生物产业当中的“明星”。目前,生物经济正在以每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这是世界平均经济增长率的10倍。而中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局面,加上生活方式改变,代谢综合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